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换一个角度看存差 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存差现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6日 11:26 21世纪经济报道

  徐洪才

  刚刚颁布的2005年第4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1995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存差”扩大现象进行了分析,《报告》认为,存差不断扩大、贷存比逐步下降,有四个方面原因:一是银行持有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总量不断增长,二是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力度加大,三是金融体系外汇资产增长较快,四是现金需求增长趋缓。

  报告认为,存差与特定阶段金融管理与银行改革措施有关,不是资金闲置、使用效率降低和金融对经济支持力度削弱的表现;并且,目前我国存差的概念已失去其存在和作用的条件,很难清晰反映银行资金使用状况,也无法准确衡量金融对经济的影响,不仅容易引起歧义,还容易派生出其他谬误。

  三大结构性问题交织

  这一权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向人们揭示了部分真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金融机构存差现象的深入认识。

  首先,随着经济发展和银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银行持有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总量通常会逐步增长,但同时也应考虑银行从事证券投资的资产规模与投放信贷资产的相对比例。绝对值增长是毋庸置疑的,但相对值的显著变化则应引起重视,这是问题的实质。与此同时,持有债券的收益率问题也不容忽视,这在目前我国低利率市场环境下有着特别的现实意义。

  其次,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与核销力度加大是一个事实,但这不是影响银行存差扩大的主要原因。今后银行坏账核销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对此应加以动态地分析。

  第三,由于金融体系外汇资产增长较快,相应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人民币负债,而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并没有与负债保持同步增长,因此问题还是出在商业银行自身。

  第四,现金增长趋缓的确对存差扩大的抑制有所减弱,但这种抑制作用很有限,不能夸大其影响。

  我国金融机构存差现象充分暴露了金融体系存在的三大结构性问题:一是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效率缺失;二是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企业融资结构失衡;三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增加。

  这三个问题交织在一起,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汇率体系扭曲和利率尚未市场化以及商业银行改革未到位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储蓄转化投资受阻

  众所周知,金融体系的根本任务是将储蓄有效地转化成为投资。2005年底,我国GDP已经突破17万亿元人民币,按照40%的储蓄率保守估算,新增储蓄大约7万亿元人民币。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2005年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量为3.1507万亿元,其中贷款2.4617万亿元,股票0.1884万亿元,国债0.2996万亿元,企业债0.2010万亿元,四者之间的比例是78.1∶6.0∶9.5∶6.4,直接融资比例不到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融资总额的四分之一。

  这里反映出两个突出问题:其一,储蓄与投资总量失衡,金融机构只承担了不到50%的将储蓄转化成投资的功能,这是出现所谓的存差扩大和“宽货币,紧信贷”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直接融资比例过低,全年股票融资金额只占GDP的1%多一点,这与发达国家5%-10%的比例相距甚远,而且在0.1884万亿元股票融资中境内A股融资339亿元,H股发行融资1545亿元,主要依靠海外融资,国内资本市场贡献较小。

  储蓄向投资转化严重受阻,是金融体系效率缺失的直接表现。银行向企业提供资金占总投资金额比例下降,在资本市场公开融资没有得到相应显著提高情况下,必然引起民间非正规金融的异常活跃。

  事实上,我国很多地区非正规金融形成的“市场利率”已经高达20%的水平,而货币市场一年期央行票据的招标利率不到2%,银行的贷款利率也只有大约6%水平,利率扭曲可见一斑。为了维护现行汇率水平,中央银行必须人为地压低利率,这种过低的资金使用成本会推动投资并可能引起通货膨胀,为此必须相应采取紧的信贷政策,因此存差扩大不可避免。

  对症下药

  既然存差现象暴露了商业银行、资本市场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也不妨从三个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首先是加快商业银行改革步伐,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与资产定价能力,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改进信贷资金供给和风险管理;其次,加快发展包括全国性主板市场、全国性创业板市场和区域性OTC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工具,扩大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这可能是彻底解决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诸多棘手问题的根本出路;第三,加快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建设,增强金融机构和企业管理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的能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