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航: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 |||||||||
■经济随笔■张道航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27年的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骄人业绩。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略这其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暴露,更有必要对以往的改革加以反思。仔细分析这些问题和矛盾,可以看出有许多改革在一开始就缺乏缜密考量,致使这些改革不是中途改弦易辙就是留下诸多后患。
拿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来说,为什么会一波三折?最先提出的方案是剥离不良资产,将资产质量不好的企业先行转让,操作起来却发现资产质量差的企业根本无人问津,结果又转向“靓女先嫁”,把资产质量优良的国有企业最先推向市场。但是敢于和有能力收购的又都是企业的管理层们。当这种管理层收购现象遭到社会质疑后,便停止了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可时隔不到一年如今又发布了解禁令。 教育、医疗改革,为什么被社会诟病多时?因为这些领域本来就存在着市场失效,在其他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是以公共产品的形式由政府向社会提供,以保证社会公正。可是我们却硬是要将其推向市场。随着市场化改革在这些领域的推进,结果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市场失效转化为政府失效。 就是改革以后才出现的某些新事物,由于缺乏缜密考量也多伴有先天不足。拿中国的股市来讲,本是新起的炉灶不该煮成夹生饭才是,但是从它一诞生就存在着诸多的缺憾,十几年过去了如今还要进行股权分置的改革,可是像现在这样改成不公平的股权同置就不会留下缺憾了吗? 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改革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怀疑改革,也更不能因此而否定改革,因为没有改革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发展和进步,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不能对改革出现的这些问题熟视无睹,如果我们的改革能够少留一些缺憾或者不存在这些后患,那岂不是更好的事情,我们不是可以发展和进步得更快吗?即使是像有人说的“改革总要付学费的”,那我们又能不能少付点学费呢?我想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只要我们在操作前多些深入研究和缜密考量,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科学预测并做出相应的预案,就可以使改革少一些缺憾和后患。 不错,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过来的。但那是在改革的初期,我们不但缺少改革的经验而且一些人还对改革持观望甚至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提出“摸着石头过河”,其用意不但是要通过实践来取得经验,同时也是要以此来教育人们认识改革,从而启动中国的改革,这是一位政治家的政治睿智。即使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这位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来说也不乏缜密考量,还是在改革的起步阶段在他的头脑中就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与改革初期不同的是,目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实际上是进入了深水区域,再像改革初期那样“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不现实。无论是国有企业改革、教育改革、医疗改革还是股市改革,也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行政体制改革,所面对的都是复杂的经济乃至社会体系,不是选取某个“点”就能够突破的,而是必须拿出一套科学、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这套科学、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又并非是一纸文件规定所能达成的,它必须是从改革的总体目标出发,针对不同行业、部门甚至单位的具体实际缜密考量的结果。同时也还应该看到,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如今改革不但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而且我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完全可以在缜密考量的基础上推进改革,而不是边改边考量。 (作者为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