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应严防五种典型的国有资产流失方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6日 11:03 新华网 | |||||||||
余丰慧 国有资产流失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最敏感、最难处理的问题。回顾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争论,国有资产流失都是核心话题。日前,民革江苏省委的多位财经专家联名提出,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有5种典型方式。一是“蛇吞象”,二是“拉郎配”,三是“合并报表”,四是“非相关产业重组”,五是“盘剥下岗工人”(2月3日《新
“蛇吞象”,想必大家都熟悉,这是社会舆论较多的国有资产流失方式,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超常规地兼并重组那些规模实力远大于自身的企业,控股方以很小的成本可以掌控大型企业,由于法律法规的疏漏,极有可能出现大股东侵占国有资产行为的发生。 “拉郎配”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不正确的政绩观和各种不正当目的,强行改制国企,随意放弃控股权,导致新进入的股东轻易获得控股权。而新进入的企业管理者为尽快获得投资回报以补偿其额外支付的“灰色成本”,更有可能大举转移利益,掏空企业。人们把这种方式称作“引狼入室”一点也不过分。 “合并报表”是指一些企业重组往往是玩数字游戏,搞合并报表式的虚假重组。“非相关产业重组”指在国有资产改革中,若控股股东实力不强又不能进行相关产业的内涵扩大式重组改制,仅仅进行“非相关产业”式的重组,就会导致被重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得到提升,企业不能创造利润和现金流,大股东侵占的动机就会大大加强,最后当企业濒临困境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大股东侵占、非法转移国有资产以达到“全身而退”的目的。“盘剥下岗工人”是改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引起社会强烈不满的根源之一。个别改制方为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采用盘剥弱势下岗工人群体利益的行为,导致改制的利益矛盾冲突不断。一些企业改制后使大量辛辛苦苦为企业奋斗几十年的工人下岗失业,迅速面临衣食无着的境地,严重侵犯了工人的权益。一些企业把改革重心放在了减员分流上,不是想法设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来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和整体效益,而是提出什么“减员增效”的举措,从职工口中夺效益,靠牺牲职工利益来换取企业效益提高。这些错误做法已经引起社会和一些职工的强烈不满。 要防治这五种国有资产的典型流失方式发生,关键在于各级政府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能认为,把国有企业卖光、甩净,就是彻底改革;不能有卸包袱的思想,不能有赶时髦的想法;更不能趁改革改制之机与一些企业内外勾结,权钱交易,压低国有资产评估价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必须切实保护职工在企业改制中的权益,安置好职工,不能靠侵犯职工利益,剥夺职工利益来换得企业改制成功和效益提高。《南方都市报》登载薛涌的文章,介绍了这样一个情况,福特公司最近陷入了危机,被迫关厂、裁员,福特正在考虑,给几个被解雇的工人提供上大学的学费,15000美元一年,保证四年的大学学费!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改制中的资产分割协议中,必须优先划出一定的比例以保障弱势下岗工人群体的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医疗保险金等基本生活必需费用。对于国有企业继续实行MBO,必须慎之又慎。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侵占国有资产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不法行为的成本;要建立多个相互制衡与合作的大股东持股结构等。对于已改制企业,必须进行必要的“回头看”,主要查清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确实存在流失的,必须下大力气追回,并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坚决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决不能“过往不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