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波:外资依赖症背面是对内开放严重不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11:05 第一财经日报 | |||||||||
汪晓波 1月15日,商务部外资司司长胡景岩针对外资将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的言论作出反驳。他称,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地区或行业的外资力量在我国形成垄断,更别提掌握中国经济命脉。
无论是胡景岩的反驳,或是反方的观点,都基于一个大的背景——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蛋糕在外国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如何分配。在更深一层次上,外国资本对本国经济的过多控制,不仅有经济成本上的损失,还有精神成本的计算。 中医治疗高血压获取重大成果 外资目前究竟有没有在一些行业形成垄断,这是一个很技术性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学者和官员深入地进行研究才能进一步作出判断。如果先撇开这个问题,人们却无法回避另一个同样值得重视的追问:中国经济对于外资的依赖症状越来越明显。 有学者在研究中得出结论:中国的外资对有效率的内资的比例在0.29和0.58之间。这样一个比例十分接近于目前世界公认的外资依赖国,如新加坡、荷兰和爱尔兰等。不过,其中区别在于,这些国家都是小国,容易形成外资依赖,而对于中国如此庞大的经济体,比例达到这样的高度,却是反常的。即便是在经济更为自由化、更为开放的许多国家,内外资比例也远低于中国。 中国一旦形成对外资的过度依赖,必然要付出成本。成本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中国经济不得不被动地受到FDI(外商直接投资)母国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比如在重视外资策略下形成的内外资税赋的不公平现状,还比如外资在局部领域控制过多对部分国人造成的精神成本。不过,最严重的成本却是在外资依赖的状况下,实质上压缩了国内民间资本的扩张空间。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经济制度的不尽合理,也由于指导思想的原因,民间经济的成长一直受到约束。在经济结构变革过程中,FDI的引入减轻了改革带来的阵痛,并形成制度层面良性的路径依赖,但也正是如此,重视外资忽视民资的理念实际上被进一步固化——改造国有企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更青睐外资而不是民资;两税并轨工作迟迟难以推进;主导思想方面,改革者引进外资比发展民间企业更为安全等等。有学者指出,中国的问题根本不是对外开放过度,而是对内开放严重不足。这样的评价一针见血。 人们已经形成共识,繁荣的民间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希望之一。即使是在用穷国的钱来补贴富国的税收制度面前,民间经济依旧顽强地为国家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民间企业融资和进入垄断领域等的制度性因素没有完全消弭之前,人们对于外资依赖可能造成威胁的担忧并非全然没有必要。即便胡景岩司长今天的判断是正确的,谁也无法保证,若缺少有竞争力的民间企业,外资真的永远不会对中国经济安全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