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完善学科建设促进科艺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 17:38 中关村

  主办单位:中国数码艺术博览会组委会

  承办单位:《中关村》杂志社

  北京瀚艺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数字娱乐发展有限公司

  时间:2005年12月6日

  地点:北京京燕饭店

  主持人:王 易(中国数码艺术博览会秘书长)

  摄影:卫汉青(《中关村》杂志社社长)

  整理:马文良(《中关村》杂志社记者)

  论坛缘起:

  现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艺术家全方位地进行创作提供了新的平台。进入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使用各种数字、信息技术制作各种形式的艺术品,以具有交互性和使用网络媒体为特征的艺术品,展现了新的数码艺术发展趋势。

  为推动中国数码文化艺术产业与发展,带动城市新的经济增长,促进数字文化艺术新发展。由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国动画学会、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信息中心、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由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共青团中央信息办、北京市海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电子与网络出版工作委员会、北京软件行业协会益智娱乐软件分会、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北京瀚艺文化艺术公司、《中关村》杂志联袂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数码艺术博览会,历时10天、规模空前。作品涵盖国内外,参展作品近2000件,其中动画作品有900余部,多媒体作品有200余部,DV短片有500多部,文艺理论有150余部论文,以及其它作品300余部,经过来自相关专业领域和高等院校权威专家评委认真评选,共评出首届“中国学院奖”数码艺术作品200余部。

  本文系“学科发展暨经济合作论坛”上部分与会嘉宾、专家的发言整理稿。通过本次活动把各大企业、院校的教学同社会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好地学习应用、推广数码产品,使新兴的数码生活艺术得到发展。我们期待新一代科技艺术家队伍的不断成长与壮大,为科教兴国,提高全民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动画教育和动画产业的有机结合

  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动画教育和产业的有机结合,其实是一种理想。教育一个是“教”,目前中国已经有超过200所大学,开办了相关专业。我们有漂亮的校舍、优秀的软件设施、巨大的资金投入——所以我说“教”的环境已经具备了。

  第二个我想谈“育”。我理解这个“育”就是培育、培养。任何一个产业把它当成商品需要过程,这方面,“育”做的不够。比如说学生的就业问题,3年前在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有媒体专家提出来:缺口是15万人。那么这15万人是从什么角度来说?没有一个科学的依据。教育是一个规范的规律,不是说一夜之间就可以做成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育”方面准备的不够。

  我们现在为什么还没有形成产业链?今年8月份在韩国时候,我听他们教授谈起这个问题时候也非常担忧,因为韩国的消费群是有限的,没有办法支撑他们构造的梦想,所以急需开辟中国的市场。我们在“育”方面的软件方面营造的有急功近利的倾向,这个倾向很明显。红火的背后有很多的困惑,有政府方面对这个产业的困惑,也有我们从业人员的困惑。我觉得从业人员最大的问题,一方面看到非常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必须要面对现实尴尬的局面。“教”具有了规模,但是这个“育”,必须要按照市场规律来,政府要下大力度营造它。

  下面谈“产”和“业”。这个“产”一定是要有投入的,当投入一块钱,没有赚来一块钱的时候,我想他不会投这一块钱了。我觉得从“产”的方面,政府不应该单纯的看数量来评估这个产业的状况。我理解这个“业”,就是事业。不是一个商品的事业,而是一个动画的事业,不仅仅是动画片的事业,还包括周边整体的事业。所以从教育产业的角度,谈到有机的结合,就是任何能够做到资源的交叉。

  如何把我们现有的人才打造出来,使他成为一个旗手,带动原创的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能以院校为基础,让在校的学生、刚刚毕业的学生来尝试着进入到这个产业里面。任何行业的发展,理论是基础,要让企业家看到太阳是从哪边升起来的,而不是光看到最高点。我们国内整个动画的理论水平不高,特别是前沿的理论,制约了我们看到一片蓝天。

  产业是一个链,为什么我们串不起来呢?因为它有自身的特点。比如说盗版的问题,假如义乌的模式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了,那才是一个真正产业链的模式。所以产业链不是政府提倡的,政府要保护、指导,提供一些资助。美国人用了20年做成产业,韩国人用了5年,我们中国能不能用3年?这是一种理想。美国人在动画产业形成的时候,他的国家经济发展是成正比的,而我们现在东部和西部区域的经济差异太大了。所以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他的动漫产业发达,国家不发达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要过于依赖中国产业的兴旺,而是一定要从区域开始。教育和产业有机的结合,我觉得还是要顺其自然。

  数码艺术作品版权保护有法可依

  范继红(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著作权登记部 副编审):

  凡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的、能够复制的成果都称之为作品,都应该受到版权的保护。作品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不同的作品,它的版权保护,虽然有共性的东西,但是由于作品的不同,它也有自己的个性所在。

  数码艺术作品,他的版权保护尤为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它的创作方式、创作手段和传播方式都有很强的自身特点。我们谈到作品,首先想到的是一些美术、文字作品,传统意义的作品创作方式主要是手稿。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也是通过这个手段来完成。而数码作品是借助了高科技的手段,它的创作方式,决定了他的创作过程。我们在谈到作品保护的时候,特别强调的我们怎么去判断这个作品是一个权利人的作品,别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这个合法作品的侵害?首先要看谁是一个作品的真正权利拥有者,有对这个作品合法的权利。

  在版权保护的具体的服务机构方面,我们也是具备的。我们国家在1990年颁布了《著作权法》之后,又颁布了相关的条例等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的保障体系,现在数码作品的版权保护是有法可依的。在实践当中,除了有这些法律条文的规定,国家还有专门的版权保护机构,比如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是一个民事权利,它不是行政管理机关纯粹保护一项,有专门的保护机构,有专业性的人员在这里为各个领域的创作者提供版权的服务、保护。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应运而生,对版权保护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关的部门来承担相应的工作。

  城市形象与虚拟城市

  曾 辉(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 秘书长):

  “城市形象”这个话题,应该说不是一个很新的话题,自古以来,中国的城市从农业文明一直发展到现在,期间伴随着一个曲折的过程。现在中国城镇建设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现在全国已经有将近上万个城镇,大量的农村人口也开始向城镇汇聚。如果经济停滞,将会导致我们国家形象的衰落。在这种背景下,“打造城市形象,树立城市品牌”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使命。

  很多城市越来越走向一个多元化的、具有不同文化包容的城市。但是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个性化的定位,有些是重工业城市,有些是一个开放的贸易型的城市,有些是以交通为中心的城市。像郑州,实际上就是一个火车站的放大。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文化的定位,来自于他的地域、区域环境。我们现在很多城市越来越开始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在一个城市中所起到的重要的价值,如同我们石景山区要打造以数码产业为基础的一个产业园区,这也是对这个区域的定位之一。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谈经营城市,谈地方行销,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多的城市市长已经开始从企业领导者转变成真正的城市领导者。澳大利亚摩尔本华人的市长,他的权利就只是市政长官,只能管红线之外的地方。而我们的市长管的事很多。我也反应经营城市的说法,因为城市不是一个企业,企业的目的是盈利,而推广这个城市的目的是为了给这个城市带来一个良好的声誉,培育一个良好的环境,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行为。也就是说城市设计城市形象的规划设计,最主要的目的是人文的精神,是人文的目的,不是纯商业的目的。

  城市和企业的形象设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政府,能够深入的理解这一点,能够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所以这次活动最终的目的,基于这样一个大的美好的理想,希望这次活动能够在我们数码艺术博览会,这么一个大的活动范畴内,把这个活动做成一个亮点,成为一个重要的活动内容。

  我国音乐教育进入数字化时代

  舒泽池(首都师范大学数字化音乐教育中心 音乐总监):

  第二个问题,什么叫“数字化音乐教育”?就是在音乐教育中,运用高科技手段,现在高科技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为什么音乐教育不用呢?

  第二个问题,我们来看看音乐教科书。作为一种文字的艺术,它的教科书面一定要有字,美术教科书它的对于是图形,一定要有图,数学是数字的学问,一定要有数字。但是音乐呢?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按此推理,音乐的教科书应该有声音,但是实际上没有。由于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音乐教科书里没有声音,是很难普及到每个老百姓那去。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讲第三个问题。音乐教育从头至尾离不开声音,怎么办呢?那就有音乐教师,把它转换成声音。而教育教具呢?就要帮助教学。如果说我们音乐的教育也可以和其他的学科一样,打开美术书有图画,如果打开音乐教科书有音乐,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变成一个音乐教室。只有在数字化时代,这个才能成为实现实。

  这是第四个问题:数字化音乐教室。这不是一个简单书本的概念,不是书本加光盘的概念,他是一个统一体,由过去的单纯的面载体,发展成为多种媒体。当前我们主要的方式是一本纸质的教科书,还有光盘。这是一个载体的变化,不是本身的变化。而数字化音乐教程有什么不同呢?第一点它有声音。它里面每一个习题,包括学生做出来的习题,都是听得见的。第二个更重要的是他是以教学为主体。学生做各种题的情况的不同,教室给他不同的反馈,这个反馈在数字化音乐教育中必须有的。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对于教室学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把教具更换的问题。

  第五个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进行哪些课程的数据化教程的学习。主要是本世纪以来5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有3套系统的教材。一套是专业音乐学院的,无非是试唱、听力。这都可以用数字化。能够达到第一有声音,第二它能说话。第二“音乐学习4+1”,它是一个新理念。

  第六个问题,数字化音乐教育对我有什么好处?从1999年开始,那时候最大的难处是没有电脑,现在不是没有电脑,而是没有软件,其实不是没有软件,而是观念。通过这种数字化的音乐教育能够改变单纯的我教你学,使得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进度的主人。那么我是音乐爱好者,我失去了我当音乐家的条件,但是我热爱音乐,希望音乐伴随我的终身。这种情况也可以在数字音乐找到路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学到自己想要学的东西。我们整个教材的结构是一个完全可以灵活搭配,这种在国外早都有。

  第七个问题。数字化音乐教育离我们有多远?其实数字化音乐教育就在大家的门口。我们只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把门打开。第二件事情,伸出你的右手,说一声“请”。这方面首都示范大学做了先吃螃蟹的人,成立了数字化音乐教育中心。所以我们希望能和大家共同努力!

  “中国学院奖”鼓励原创作品

  王 勤(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电子网络委员会 副秘书长):

  我们这次奖和国家奖不一样,首先我们在评选之前,就把我们的规范在网上公布了。我们基本规定这几个方面,一个我们有六个方面鼓励大家去参赛。

  第一是导向正确。以前评很多作品,有些作品用了很好的技术,可惜的作品的格调不适合走向国际、走向社会。每年我们要挑这些作品,挑来挑去,总有美中不足。所以我们这次注注重导向问题。

  第二是知识产权,特别强调要合法,其次要合理的使用。如果没有在合法合理的使用版权的基础上,你的作品即使入围,最终也不能被得选。所以最终要进入决赛的作品,一定要得到认证。我们要搞学术的纯洁性,所以要合法合理。

  第三个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面,要鼓励学术价值高的作品。有导向性的,有学术价值高的作品,有价值,有文化积累的价值,有学术的价值。

  下一个我们鼓励的是原创的作品。多媒体毕竟是整合的东西,要求它全部原创很难做到,所以我们鼓励原创。还有我们鼓励创意新颖的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我们鼓励原创。在用到计算机、多媒体,里面离不开顶层技术和技术的支持。我们这次征集的所有的作品,还没有看到智能高清的作品。这也是本次大赛的一个遗憾。在技术方面,我们还鼓励非工具性作品,这次只出现两个,都不是完整的作品。这种编程的技术,对多媒体的发展绝对起了非常好的作用。

  最后一个我想讲这次大会鼓励的是艺术表现力。技术有表现,各种媒体有它特殊的表现语言。多种媒体的综合表现能力是什么?他的表现艺术和手段是什么?我们欣喜的看到这次作品里面,有一些作品,至少在某些片段有一些尝试。他们在表现形式上有自己的节奏,他的综合艺术表现不仅是抓住了眼球。如果你能把各种的技术糅合在一起,也是我们鼓励大家的。

  你的知识体系是不是系统,你的知识结构能不能支撑,里面的知识点是不是完整,逻辑结构是不是合理。都看你的脚本编辑,一个电影的好坏,看导演。一个多媒体作品的好坏,绝对先要看脚本。脚本不好,花再大的精力做出的作品都是功亏一篑。

  第二个奖励综合的视觉。我们主要奖励视频。大量的视频的作品,还没有DVD的作品,都是VCD作品。离我们想象的高清还差很多,离DVD还有一大截。离我们整体的要求差很远。说明什么原因呢?不是技术的原因,而是观念的问题。

  下一个授予的是技术。再多媒体的技术,都要有技术的支撑。这里面有很多的作品,使用了很好的技术。不管是美国的平台,还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平台。只要使用了这些技术,就值得鼓励。比如有两个特别特殊的作品,一个华中理工大学,他的作品叫数字物理教学演示,很枯燥的东西。我们去国外用多媒体演示相对论,居然做成了,首次出访就拿到教育奖。第二个技术奖,我们给了大连理工大学。他完全仿真数控机床。用函数来控制,对媒体的对象已经达到函数,这我们也给予鼓励。另外还有一个数字雕塑。这也是平面图像制作上的一个突破。这次平面叫数学和数字平面雕塑,他做了八层的对象,利用数字技术产生的图像,非常的细腻。

  虽然你有很好的技术,很好的素材,很好的创意,但是你要有很好的制作。整体的制作包括数字的采集、集成、整合、包装,才能够脱颖而出。另外最后我们对所有初选的作品给予了鼓励。我们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做理论性的。我们要有主导性的作品,原创的作品,很好创意的作品。我们要发扬我们高等院校在理论研究,产学研一体化作出优秀的作品。要把更多的有原创的作品,把学生的热情、老师的热情,和学术界的热情要发挥出来鼓励出来,希望我们下一届“中国学院奖”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初探舞蹈影像和数字化舞蹈

  刘 春(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

  因为我本身编过舞,做过舞蹈老师,还做过舞蹈网站,正因为有这些经历,所以我想更形象的说一些新的媒体和数字化的技术能为舞蹈做什么?还有他们衍生出来的产品。大家看到的舞蹈更多是通过电视、网络,而不是舞台、教室。这是和原来很大的差别。我们也一直在讨论,舞蹈他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身体,和其他的艺术有完全的不同。可能是通过音乐,通过其他的媒体,但是舞蹈只有一个人就可以了。数字化的技术介入以后,有两方面很大的不同。这些高清技术,会不会把舞蹈吃掉,大家以后看到更多虚拟的东西。还有一方面,要感谢这些技术,因为舞蹈本身是瞬间的艺术,会看到更多的影像。除了影像舞蹈,还有怎么样适合大众,适合大众观看的舞蹈。

  有一部《夜航》的作品,这是通过一个监视器来表现的。这部分在中国也是刚刚兴起,在很多舞蹈领域开始出现,包括有传感器的设备,可以控制灯光,就是你一个人,没有灯光师,一个人可以控制灯光、音响。它是无线的一些传感器,可以改变音响。产生这种虚实交错的场景。在中国,台湾有一个做的也是相当成功的一个团队,就是动画和舞蹈结合在一起。

  软件还同时体现在大众娱乐方面。在中国,我现在唯一知道的就是和韩国合作的劲舞团。他是兼容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这是韩国的一个网站,旁边可以选择人物,不同类型的宠物可以选择,也可以放慢,不同角度,不同阶段。可以挑选不同的舞曲和不同的动作。也可以反复的放一段,比如他的旋转。他有不同舞蹈风格,比如说他有拉丁、芭蕾、爵士、街舞,给大家有选择性。还可以通过这些宠物,把一些明星的舞蹈,通过动画的形象来教你跳舞。而且他的舞台背景也可以交换。可以上下左右,可以置换场景和音乐。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产业。

  还有一个我在舞蹈学院教学的一个互动的现场的创作,实时的捕捉。这是在舞蹈学院的摄影棚里面,学生自己做得。背后可以实时的捕捉影像。这个是比较抽象化的,看不出人形的。你看到更多是元素的积累,而不是真正的一些人。

  他们怎么样来学会,为大众来拍摄这种作品。还有一种他们怎么样来扩展本身的领域,在这个行业里面可能发生的一些东西。除了创作性、教育性的东西,还有一些涉及到舞蹈本身文化遗产保护。这也是我们一直想做得事情,大的数据库的建设,当然这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完成的。

  “中国学院奖”要有民族意识

  晓 鸥(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动画系 主任):

  “中国学院奖”不是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个学校的事,而是国家的事,谁来做?是真正唱戏、演戏的同学们。我说中国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一片大海。所有的专家学者,世界各地的人都来参加。中国学院奖不能给外国人评奖。外国作品可以参加展映、展播,但是不能评。所以我们中国学院奖,必定是本土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设最佳外语奖,当然还是以本土为主。我们现在的同学基本上都逃出自己家长的管制,到老师那边就是阴阳人,不知道学习干什么。所以“中国学院奖”将来这个导向非常重要。我们宣传什么?反对什么?这是一个精髓的东西。不仅仅是一个艺术效果,而是真正要传递什么。所以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有几次思想运动,几次我都很痛苦。所以我们要从本质上推崇我们的东西,挖掘我们的潜力。

  所以这次评奖,都应该反应出我们当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这才有可能使我们的青少年有一点我们的民族意识。现在我们的民族意识非常差,又想成为一个音乐家,不体验生活,只是一句话而已。我们要把“中国学院奖”,一直到传到各界各地。总有那么一天,你会在这个台上,领您所要领的奖项。

  “创意产业”与“资源整合”

  李一凡(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教授):

  我的话题也从这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关村杂志》开始谈起——“新经济、新科技、新文化”,这也是数码科技的方向。

  首先是新科技,因为有了新的科技发展,才有了数码技术,有了数码技术,经济会产生新的变化。我讲的是数字媒体创意策划,我提到这块是学院学科教育里面作为科研和艺术实践有关的内容。数码艺术博览会,也是把学科的教育、科研、社会实践跟产业相结合,把产业链结起来的一个环节。所以我先切入到科研的一个小部分。作为数码艺术,我们应该重视。一定要有一个策划的概念。一个事物刚刚兴起的时候,可能是遍地开花,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要有策划。所以从策划的角度,首先应该是宏观的战略策划,再一个就是战术的微观策划。当然对于不同的情况来说,都存在长远的战略中期和短期的策划的不同的层次。

  数码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应该把它看作是整个世界的创意产业和经济增长,包括学科教育、包括创新等等。放在一个大的背景来看,就是一个宏观的背景。目前从宏观背景来看,是一个大的转折期。今年咱们国家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在中关村成立了“创业产业联盟”。提出了中国从“制造”转变为“创造”的概念。经过20年,中国制造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是低水平的中国制作,密集性的劳动,消耗的资源特别大,产值也非常低。所以要借助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科学技术,应该把“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提高附加值。

  首先创意产业的定义和我们的艺术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创意,才能进入到创意的产业,才能给这个产业注入智慧和新的思想。所以对创意产业进行战略策划,把创意作为动力,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现在我们看到,创意产业最多的是内容产业,包括数字电影,包括动画,包括网络。但是内容产业,其中有好多内容也是垃圾。为了使这些内容更加有用,更加先进,所以这些内容一定要有创意有策划,不然的话,内容越多,垃圾越多。那么对于中国而言,创意产业他应该包括的内容,是和我们的院校特别是和艺术息息相关,和我们现在的传媒产业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创意产业人群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互联网还有艺术设计这样的一些部门和人群。

  我有一个项目就是人文奥运数字化表现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如何把数字技术和北京、人文奥运结合起来。其中一个方案,是用数字化把北京市的旅游,包括博物馆,统一起来,整合起来的概念。所以这个概念应该从旅游、文化、经济到服务整个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也是在数字技术特别是通讯这样的技术发展,还有共同信息平台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把它融合进入。根据北京旅游的文化特征,精选出不同的路线,为不同需要的游客来服务。还有包括奥运志愿者,到时候会有20万志愿者。他的信息和服务,和他所在的方位都可以经过这个系统来进行链接。还有赛事系统,在线购物的系统。那么艺术体现在哪?艺术在整个的系统里面,是一个形象设计,能够体现人文奥运、数字奥运的概念。

  要做成类似像数码艺术这样的出版物和结合体,必须要联手合作。音乐、舞蹈、设计、动画、影像、影视,包括技术,都要把它整合在一起。我们最终数字的平台,从长远看,是要建立在网络的基础上。未来的出版,对于出版传播有这样一个概念,比如说作为传播来说,纸媒体有一千年的历史,电子媒体从电影唱片这些影像开始,是一百年的历史。像多媒体也就是十年的历史。最终的出版要走向网络出版。而网络出版在中国只有一年。2005年开始审批第一家网络出版社。他的概念就是把所有搞传播的信息作为网络资源,实时的提取你所需要的内容,一切中间复制的程序,包括纸媒体的复制,光盘的复制,这些复制都显得没有必要了,在网上可以直接得到你需要的东西。另外网络将把电视、通讯,所有的包括教育、你所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全部整合起来——这样是一个大的趋势。

  “动画”是个大概念

  林华(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教授):

  现在国内到处都弥漫着动漫热,各地风起云涌地投入巨资建设动画基地。各个大学不管是否具备条件都纷纷上马动画专业、系和学院。那么过热会不会造成一种泡沫?我们现在了解,截止今年5月份左右,全国有180个学校办动漫的系。一年有50个学生毕业,可能每人一年花20分钟的动画就够了。第二年又有学生毕业了,那十分钟够了,越分就越少了。

  动画一次的理解太窄了,必须变成一个大概念,否则就泡沫了,就死掉了。我们讲动画的定义,动画的影像是用电影胶片或录像带以逐帧记录拍摄出来的录像带的影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艺术家全方位地进行创作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二维动画不仅仅是动画的概念,它包括二维数字动画、网页设计、课件设计、二维电子游戏设计、动态商业或者科学图标设计等等。我们分类中的每一个领域还可以展开,发展成一个专门化的专业。三维动画也不仅涉及前面那些传统静态三维艺术设计的虚拟三维动态展示,同时涉及全新的领域。之所以称之为全新,是因为它是在一个完全虚拟的三维空间中生成的。但是今后还有更大的领域即科学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领域为三维动画的用武之地。如科学实验、工程研究、军事、计算机仿真教育、教学与培训等诸多领域,并影响到人类今后的生产、生活等。大家得知道,911他们都做过飞机驾驶模拟的学习。它通过计算机仿真把真实的空间和驾驶器的硬件结合在一起,进行训练——这种方法在国外早已运用到了。

  我们在上海做的一些课件展示,这边是的高尔夫球,这边是棒球,通过虚拟和里面的界面交互,去打高尔夫球或棒球,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应用。还有医学,大家都看到一个电影叫《透明人》。后来这个人消失了,在消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医学解剖,我们在首师大看解剖,我觉得很恐惧,我们现在可以完全通过虚拟的方法,电脑三维虚拟的方法,看到非常好的解剖的关系,学习起来也不会感觉特别的恐怖,而且可以反复的交互。不管周边有没有人,也不用在停尸房呆一晚上。这是我们说在医学里面的应用。

  在军事领域,美国在攻打

伊拉克之前,做成了这种类似的游戏,在里面出现很多很多不同的危机场景,他们如何应对,做了这样的训练。在军事上实际上有很多这样的应用。还有后面的一些内容。这里虽然我们做的不是军事,但是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模拟,这是一个反坦克武器的训练,有意思的是,他都是用的一个游戏引擎做得。这个人扛的是肩扛式的反坦克武器,他通过发射做这种训练,而且他可以做自动寻找。这个实际是一种游戏,但是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军事的交互就是在这样的空间里面进行的。比如我们的虚拟水族馆,大家知道做水族馆要有很大的投资,做不好的话,生物都做死了,人也都做赔了。我们这个虚拟的水族馆,人们也是戴墨镜去看,也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这里面并不需要太大的投入。我们看到他的这种感觉是很好的,可以招手,也可以跟里面的生物互动。还有虚拟雕塑,这是一个原始的料,在这个上面做雕塑。可以任意旋转这个巨大的庞然大物。

  我们说要扩大动画的概念。比如说产品介绍。我们这里看到是如何讲一个

发动机,也可以说是产品介绍,也可以说是培训。实际是一种交互,他可以通过点击动态的进行各个部位的拆装。然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点击让这些附件都可以再回来。这个算不算动画我也不知道,但是它在动。所以我们不要局限概念,感觉唐老鸭就是动画,其他的就不是。主要是通过这些举例,能不能放大大家动画的视野。我们说今后动画和游戏还要有一个很好的结合。

  所以我说如果我们我不把动画的概念放大,那我们将来肯定不会获得真正的发展,因为泡沫会把我们带到另外一个挺可怕的领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