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厉以宁:民营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00:00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严娟娟 北京报道

  毋庸置疑,民营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2004年经济普查之后的国民生产总值调整显示,GDP增长的2.3万亿大部分贡献是来自民营企业。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教授,在北大近日举行的民营经济圆桌会议上对CIEN记者表示,这次经济普查,进一步说明了民营经济
在国民经济当中占的比重比人们原来想象的要大,需要进一步认识的是,民营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如解决就业、社区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是对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厉以宁在会上透露,根据其在浙江、

福建、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几个地方的调查已经得出结论:现在,能够吸纳下岗人员和农村中所分流出来的一部分劳动力的,主要是民营企业。现在公布的数字,民营经济中容纳的直接就业人员是1亿人,但这是直接就业人员,如果加上间接就业人员,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那些企业、单位,还有民营企业以及其他的销售、运输等部门,民营企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员将远远超过1个亿。

  民营企业对其所在地的社区、宿舍、家属区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社区的建设,也具有重要作用。厉以宁认为,民营企业知道要把自己的形象树立好,首先要搞好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会从各方面促进社区的文明物质建设,全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好的例子。

  厉以宁说,再次,民营企业最近一直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而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整个国家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民营企业都知道企业的形象是来自于企业的品牌,企业的社会信誉,同时也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和谐。只有企业内部的和谐,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搞好。而企业文化是企业

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最后,要认识到民营企业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厉以宁认为,捐赠只是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一部分,捐赠是重要的,但有很多公益事业并不是以捐赠的名义出现,看起来是经营,但这个经营实际上是把民营经济在社会公益事业的作用凸显出来了。为什么农村总是收入上不去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产品没有销路,或者农民不知道应该生产什么产品才符合市场的需要。而很多地方的民营企业在从事城乡互动,这样实际上就把贫困地区带动起来了。但它并不是捐赠,同样是在脱贫、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民营企业现在也注意到了培训工作。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3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