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刘纯银:城镇化建设应以满足群众需要为标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13:41 红网

  从26日举行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2006年我国将调整和优化城镇建设投资结构,引导城镇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完善和配套现有设施,重点加强城市供水排水管网、燃气管网、供热管网、防灾设施等改造和建设、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重点流域城市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以及小城镇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12月26日 新华网)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促进城乡经济共同进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
要保证之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城镇化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诸多传统观念致使我们在城镇化问题上存有疑虑,建设不力,边远贫困地区更是如此。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城乡格局而言,农村市场容量的扩大难以支撑我国经济形成巨大的长期的需求拉力。而小城镇又是我国城市体系中最基础的层次,是沟通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是农村信息、技术、资金的聚散地,是乡村“农”头企业的天然载体。因此,我们要通过实施城镇化战略,将大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中,使农民完全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在市场竞争中培养忧患意识,在市场中增加收入。我们要从各地实际出发,站在实现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意义,要努力探索,敢于创新,与时俱进,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满足广大群众需要的城镇化道路。

  各级政府要逐步建立强化政府投资约束和项目决策责任的机制。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控制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城市市政公用事业事关国计民生,要坚持公用事业的公共属性,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和管理机制,骨干企业和命脉工程政府应当控股。要继续推进区域性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共建共享。确保公众利益、公共安全,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对供水、供气、公交、垃圾处理等公用事业,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通过多渠道争取投资,积极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农牧区商品生产、交换和劳动力就业的基地,发挥其活跃城乡经济、促进商品流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作用。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就是要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小城镇,以满足广大群众需要为标准。

  要按照“科学化规划、现代化建设、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营、社会化服务”的城镇建设思路,以“经营城镇”为突破口,要把市场运作机制引入城镇建设与管理,在提高小城镇的承载力、支撑力、辐射力和吸引力上做文章。要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的目标。城镇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意识,要不断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但不应在“贪大”“求洋”上想“歪点子”,多在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上下功夫,避免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城镇建设。要更新规划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改进规划管理方式;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城镇的个性条件,在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上做文章,努力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镇风貌。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城镇绿化水平。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镇,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合同审查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项目举报制度,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从源头上遏制城镇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我国农村问题和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大力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使农民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小农经济的束缚,城镇才能形成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牢固基础。过去,政府和建设部门对城镇建设存在“重建轻管”的思想,很多城市基础设施建成后,由于忽视了管理,往往被自然或人为原因损坏、毁坏,造成重复投资,重复建设。今后我们要在加大建设力度的同时,认真管理好已建成的各项城镇建设设施,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造福于广大群众。

  (作者:刘纯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