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红仁:愿道德的力量能催快医疗改革的进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18:41 新浪财经 | |||||||||
□耿红仁 近日,随着弟弟胡帅住进省城医院,深圳的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抵肥,将5万元 钱存进医院预缴治疗费中用于胡帅的治疗。这位老板称,今天他将飞往北京,看望在北京治疗的哥哥,并将再捐5万元给哥哥。
面对着穷困的家庭和无助的父母,兄弟俩迫不得已用“抓阄”来决定治疗机会,兄弟间的情谊感染了社会、政府及医院各界,尤其是深圳一热心人的帮助将会促使两人的疾病都能得以治疗,勾勒出一幅让人称道的“绝景”。可是,道德的力量在医疗机制改革缓慢进行的情境下,所发挥出的作用毕竟又是非常有限的,同时要是没有媒体舆论的关注,一切似乎都将成为泡影,疾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的悲情则会上演,并且将循环往复地再次发生。 在医疗机制并不健全的条件下,“看病贵”、“看病难”已成为社会所不容忽视的民生大事——据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医疗保障体系仅仅覆盖了1/3的国民,大约1/4的受访者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可以说,配套的医疗保险得不到有效解决和经济承受能力脆弱已经严重制约了人民健康的发展。 医疗服务行业出现的“市场失灵”现象,部分公众认为都是医疗机构和医药企业片面追求利益造成的药价虚高,医疗服务人员和药企经营管理者则认为他们的服务及产品不是免费的,医疗行业的运营也是需要财力支持的,结果演变成两者间的拉锯式论战,政府承诺的新医改也并未见能尽快出台实施,而百姓的病却是需要及时救治的。 靠着慈善的道德力量固然能挽救一部分生病的百姓,却不能挽救绝大多数“因病致贫”的人,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力量是非常微小的,就像杭州退休女医生赵华琼办“民工医院”那样,所帮助的也只是部分人,并不能惠及绝大多数患者。然而,笔者宁愿相信:这股慈善的道德力量能催快医改的进程,使得医疗卫生部门等尽快拿出合理的医改方案并予以实施,否则,黑龙江“天价医疗事件”、浙江“活人被送殡仪馆”等类似的悲剧事件。 新浪网声明:新浪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