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林嘉騋:调整相关制度政策 促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14:20 中国产经新闻

  CIEN记者曾春光

  见习记者吴婕妮 北京报道

  日前,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联合举办的《农民务工读本》赠书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同时召开的座谈会上,会议代表交
流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的经验与做法。CIEN记者对此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林嘉騋。

  林嘉騋指出,以2004年为例,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达1.026亿,占整个农村劳动力的21%。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步伐,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务工社会群体。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必然涉及到有关的制度变革,因此应尽快调整相关的制度政策。

  他认为,目前城乡二元结构及相关的不合理政策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影响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的重要因素。滞后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得农民和原有的城镇居民在入学和社会保障方面无法得到同等的待遇,因此我们可借鉴国际上通行的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仅凭身份证就可做到科学的管理,从而保障农民工的“迁移权”和“居住权”,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和城乡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的建立。

  此外,建立和完善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劳动法规也是使劳动力资源得以合理流动的重要环节。

  林嘉騋还谈道,尽管党中央、国务院已十分重视农民工的生存问题,但作为弱势群体,他们仍面临着拖欠工资、住房、婚姻、受教育和医疗保障等问题的困扰,单纯依靠政府的财力和人力来解决是十分有限的。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对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构建

和谐社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农民工接受再教育培训,就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造血”机能,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这对政府、企业和个人来说是三者受益的。

  因此,对于农民工的就业和住房等实际问题我们可采取由政府统筹,市场调节,吸引工商企业投资创办规范的职业技术学校和中介机构、建造

经济适用房来帮助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解决生存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利用各级慈善机构发动捐款活动,创立基金会,建立农民工医保制度,解决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利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定期举办农民工集体交友和座谈会等活动,从而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