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舒圣祥:关注社会舆论声援后的民工医院命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14:13 红网

  2005年岁尾,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局局长杨专成无疑是一位“明星官员”,他对赵华琼医生开设的中国第一家民工医院的拍桌子怒斥让他“一举成名”:赵华琼违规行医、非法用药、售卖过期药品,是个“只求利润的人”。此事被新华社于12月13日报道后,近几日各大媒体纷纷用社论、时评等形式,对该“明星官员”进行了火力猛烈的炮轰。

  对“明星官员”的炮轰是简单的——因为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明白杨专成说的
是什么混账话;对“明星官员”的炮轰也是解气的——它让我们在被冷冻的官场良知背后看到了社会正义的力量。可是,让我真正关心的是,舆论的极力声援对赵华琼以及她的民工医院到底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赵华琼以及她的民工

医院并不是从今天开始才被传媒关注的。早在它成立的第一天起,始终就处在传媒关注的中心。虽然那时候还夹杂着失信年代本能的质疑,可是绝大部分的声音仍然站在了良知的立场上。但是,社会的关注究竟给民工医院带来了什么呢?当地的
卫生部
门并没有“抓住机会”大力支持民工医院,树立为民工服务的良好形象,反而是三天两头地上门突击检查,以检查出“问题”为乐事,并以此怒骂赵华琼为“只求利润的人”,声称民工医院严重影响了“卫生系统形象”。——这竟然就是媒体褒扬之后的政府态度!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那么我们真的十分有必要为媒体声援后的民工医院而感到担忧了!媒体对“明星官员”的炮轰,也许会被转化成十倍的火力,再反射到民工医院身上。而这样的火力,对于风雨飘摇中的民工医院来说,无疑是致命性的。

  赵华琼以及她的民工医院再次让我感觉到:眼下的社会,一个人想要做件好事实在太难了。社会的质疑是可以忍受的,同行的打压也是可以应付的,关键的关键是:政府对好事的支持力度往往还不及对恶事的放纵力度大。社会好心人做好事,让冷漠的政府官员丝毫感觉不到兴奋,他们一副要理不理的“依法办事”神态,能让有心做好事的人心里顿时凉下去大半截。因为官老爷自己很少做好事,因此在他们眼里,没有真正做好事的人,而只有“经营户”。习惯于“笑纳”的他们,对做好事的“经营户”当然也要“一视同仁”,时不时来点“罚款”自是家常便饭。想不到对方却不识相,敢于向媒体诉苦,官老爷当然难免要动怒了。

  媒体现在对“明星官员”的炮轰,无疑会让他“怒上浇油”,而民工医院将成为唯一的发泄对象。民工医院接下去的命运会怎么样?这尤其应该引起媒体的持续关注。说到底,维护社会正义,支持社会慈善,关怀社会弱势,这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善的打压,实际就是对恶的放纵。这个意义上,“明星官员”理应为他的行为和表态承担责任。民工医院和“明星官员”,究竟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舒圣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