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郭之纯:骇人听闻 让王建民成为第二个孙志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09:17 中国经济时报

  我不知道王建民临死时,在对这个世界做着怎样的诅咒。

  我不知道同仁医院那些听到过王建民最后哀嚎的医护人员,其内心现在是否在经受煎熬。

  ■郭之纯

  简直骇人听闻!———12月13日晚9时30分许,在北京同仁医院急诊走廊距抢救室不到10米处,37岁的王建民在“疼、救命”的哀嚎声中死去。他因为大口呕血疼得满地打滚第二次被送入这家医院,但他没有钱,医生说“患者没有生命危险,钱送来了才能治疗。”(《新京报》12月15日)

  比较起来,这起事件比哈尔滨的“天价医疗案”更加令人不忍卒闻。毕竟,“天价医疗案”还基本上只是钱的问题,而在此次事件中,患者付出的是37岁的年轻生命。在此意义上二者无法等量齐观。“天价医疗案”发生后,有人呼吁:让“天价医疗案”成为第二起“孙志刚事件”吧!在这里,虽然不免有些俗套,但我还是要说:王建民更应该成为“孙志刚”!王建民更是必须成为“孙志刚”!——孙志刚的死,让人们直接看到收容遣送制度的非人性化;而王建民的死所曝出的医疗界诸般弊端,只用“非人性化”来形容甚至是远远不够的!

  发生“天价医疗”和“见死不救”的本质原因或许是共通的,但“见死不救”比“天价医疗”的影响更加恶劣,后果也将更加严重。据悉,王建民被朋友第一次送入同仁

医院后,因没钱未被施救;北京站公安段的民警将其再次送入同仁医院,但民警在场也没能让王建民得到治疗。试想,“民警送进医院”、“抢救室门口”、“没钱”、“死掉”——如此几个关键词,对囊中羞涩的穷人们会形成一种怎样的刺激啊!穷人患病,要怎样才能救自己?所以说,这起事件的恶劣程度在某些方面比“天价医疗案”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恶劣之处还在于:病人大口呕血,疼得满地打滚,明明是危在旦夕,此时如果医生说“病人很危险,但没钱我无法给他医治,你们快想办法吧”,则即便仍然发生如此后果,对其或许尚可谅解一二。在病人如此危险的情况下拒绝施救,而且还说什么“患者没有生命危险”,从“专业”的角度为自己的冷漠掩饰,其道德之崩坏程度,我实在已经想不出能用怎样的字眼儿来形容!这是见死不救,但这难道又仅仅是“见死不救”那么简单吗?

  我不知道王建民临死时,在对这个世界做着怎样的诅咒。

  我不知道同仁医院那些听到过王建民最后哀嚎的医护人员,其内心现在是否在经受煎熬。

  我吃惊于,人果真可以对同类如此冷漠?!尤其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护人员,真可退化至如此铁石心肠?!

  当然已经有人再三分析过了:这是

医疗体制的原因。我也承认这样的分析,因为“王建民事件”绝非偶然。今年10月27日,湖北省黄石市妇幼保健院的退休院长昏倒在自己主政十年的医院门口,也是没有一位医生对其实施救治——直到围观者拨了110。由此可知,医护人员面对无钱病人冷血或许已成“
职业病
”,已是随处皆然。和王建民相比,那位退休院长或许要称得上幸运,但那起“幸运”事件有着更为巨大的讽刺意味。令人不解的是,一个让从业人员如此堕落、严重制造着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耻辱体制,为什么迟迟得不到更正扭转?

  死者长已矣!但我们不能听任王建民白白死去,我们不能听任“在抢救室门口等死”这样的社会耻辱事件继续发生。所以我提议:必须让王建民成为第二个“孙志刚”!让我们通过王建民事件,一起来诅咒这可恶、可怕的医疗现状吧!如果王建民成不了第二个“孙志刚”,如果仍然发生有人哀号惨叫于医院抢救室门口等死的事件,和谐社会怎至,岂不是对和谐的讽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