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陆志明:中欧经贸关系在相互了解中渐入佳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9:53 东方早报

  早报特约评论员 陆志明

  继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欧洲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于12月4日开始,对法国、斯洛伐克、捷克、葡萄牙、马来西亚进行正式访问。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温总理表示:期待着与欧洲四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并将与欧洲各国领导人就共同关心的话题深入交换话题,广泛接触各界朋友,达到增进了解、扩大共识、促
进合作的目的,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中欧高层领导人今年以来一直持续着频繁的接触。先是今年5月庆祝中欧建交30周年;继之以7月与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访问中国;9、10月中欧经贸论坛在中国召开;进入11月以来,随着中国两位最高领导人出访欧洲,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正在得到全面展开。

  虽然中欧合作在各个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但是根本的着眼点恐怕还在于政治与经济。欧盟一直以来都是“平衡主义者”,即不希望哪一方特别突出,强调各方力量能够达成某种均势,因而欧盟在许多政治立场上与美日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世界多元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不谋而合,因此双方在许多国际问题上还是有很大合作空间的。任何政治关系归根到底都有其背后的经济关系,政治方面的合作最终目标是促进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全面携手。今年1至10月,欧盟仍然在中国各贸易伙伴中稳坐第一把交椅,双边贸易总额17629亿美元,增长241%。今年6月,中欧

纺织品贸易谈判达成一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由于中欧保持良好的对话和沟通机制,所以在经贸合作方面渐入佳境。

  虽然迫于第三方压力,欧盟目前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尚待时日,但是中欧在经贸合作方面已具备相当深厚的根基:一是中欧之间的经贸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欧盟以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中国以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根据国际分工和交换原则,中国输出劳动力、资源和配套措施,欧盟输出技术、管理和资金,双方结合起来,一定会实现互利互惠和双赢,9月份在沈阳召开的中欧经贸论坛就指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将是中欧双方实现合作共赢的千载良机;二是中欧之间产业联系面广,欧洲许多成熟的企业需要对外输出夕阳产业,而中国已经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和配套措施,这些产业转移到中国收效更佳,同时也有利于缓解双边贸易的压力。今年以来,法国政府“1000家中小企业来华计划”顺利推进,促成大批法国中小企业访华、参展和交流,中国也在巴黎举办了中法中小企业合作洽谈会;三是中欧双方在投资和金融服务领域的合作也在逐步展开。其中既有像TCL集团与汤姆逊和阿尔卡特公司产业资本重组的案例,也有皇家苏格兰银行入主中行的金融资本合作。

  根据上述分析,中欧在众多领域不断加深相互了解,有利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加强经贸合作与往来,其空间主要在于:一是巩固和发展高新技术合作。除航空、核能、铁路等传统领域外,中欧还应加强在空间技术、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科技领域的合作;二是继续推进中小企业合作。希望双方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平台;三是加大双向投资力度,把握中国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机遇和欧盟扩大对华投资机遇,吸引欧盟企业进入中国投资;四是提高服务贸易合作水平。按照世贸组织的分类标准,中国已经开放了16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中的100多个,银行、保险、

证券、销售等领域的对外开放也在如期推进。欧盟在这些领域优势突出,双方合作的潜力巨大。

  当然,也有一些隐患值得我们注意,例如今年的纺织品特保争端和之后的中国输欧纺织品压港事件。造成这些贸易摩擦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也是我们深以为戒的,就是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未来中欧之间要想保持顺畅的经贸关系,加强沟通和对话机制建设将是必不可少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