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期待国际收支从双顺差走向基本平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30日 08:33 新京报 | |||||||||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10月31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日前又发布了对其进行解释的《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其中透露出很多信息。如同此前连续多年的情况一样,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格局继续得到了维持,外汇储备资产持续大幅度增长。然而,在全球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作为一个对世界经济影响力日益上升的大国,这种令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艳羡不已的“双顺差”格局却折射出不少问题。
当前全球经常项目收支失衡达到史无前例的水平,美国等西方国家成为主要逆差国,中国则迅速跃居全球最大贸易顺差国之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9月号《世界经济展望》预计,今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占GDP比重将超过6%;而根据《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半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竟然高达去年同期的9倍还多。 且不提巨额经常项目顺差将如何激化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经贸争端,单就“经常项目顺差转化为外汇储备资产加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内流”的结果组合而言,本质上也不过是中国用海外低收益资产替换了国内高收益资产,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收益代价。须知官方储备资产收益率相当有限,而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资本回报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1994年—2003年间,拉丁美洲、东亚(日本除外)、其他发展中国家投资资本回报率分别为12.9%、14.7%和11.3%,全体发展中国家平均为13.3%,而西方七国集团投资资本回报率平均只有7.8%,最高的美国也不过9.9%.在这种格局下,我们不仅牺牲了国民当前的消费,也牺牲了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机会,而投资效率不高正是国内外公认的中国投资症结。 不仅如此,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内流资本以储备资产形式回流发达国家,还开辟了一条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相互作用的通道,加剧了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假如成熟市场的动荡导致利率下降,资本为追逐高利率而流入新兴市场,但结果是70%以上又重新投入成熟市场,对成熟市场的利率施加了进一步下降的压力,导致成熟市场资本进一步流向新兴市场,如此循环不已。相反,一旦新兴市场资本流动逆转,其中央银行开始出售储备资产中的债券,就会对成熟市场利率施加向上的压力,从而加速新兴市场资本外流。 甚至就这一格局的最大受益者美国而言,对其中长期后果也颇有不堪承受之感。对于发达国家,从表面上看,在这种资金回流过程中,美国长期利率受到了有力的抑制,以致于出现了短期利率不断提升而长期利率反而下降的奇特现象,非常有利于降低美国经济活动的融资成本。然而,持续的低利率也刺激了这些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以致于发达国家总体上面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房地产资产泡沫。但房地产市场表面上的火爆蕴藏着泡沫破灭之后爆发重大经济危机的风险,房地产市场大幅度下跌不仅将通过负向的财富效应导致居民消费支出锐减,而且将给金融体系造成巨额不良资产,拖累整个经济增长,日本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经历就是前车之鉴。 “双顺差”格局不应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国民消费因收入分配失衡、社会保障缺失等原因而难以迅速启动之时,庞大的净出口已经成为今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头号发动机,而保持经济一定的增长速度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大局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我们只能渐近有序地调整这一格局,并与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居民消费启动的进程保持大体同步,从而将上述调整的振荡降低到最低限度。 □梅新育(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