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专栏互动 > 正文
 

马国川:政府投资体制不改 重复建设之弊难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14:36 燕赵都市报

  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陈斌在“2006年中国行业发展报告会”上表示,“十一五”期间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将更严峻。他说,目前汽车生产项目已有很明确的准入条件,但这些条件能否起到防止重复建设、过度投资的作用值得怀疑。(11月14日《中国证券报》)。

  据统计,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已有的整车生产能力约为800万辆/年,加上在建生产能
力220万辆,建成后产能累计将达1020万辆/年。而去年的汽车产销量只有500万辆左右。因此,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形势非常严峻。更让我们感到不安的是,各地投资热情仍然不减,正在准备投资的规模预计可达1000万辆。以此推算,“十一五”期末汽车产能可达2000万辆左右,比实际需求多出一倍还多。因此,我们确实很有必要继续完善汽车生产项目的核准条件,以限制投资。但是假如不改革政府投资体制,这一手段到底能够发挥多大作用值得怀疑。

  不久前,通过清产核资,中央企业共清出不良资产3521.2亿元(11月8日《人民日报》)。据统计,3521.2亿元不良资产损失中,由于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外投资监管不力等造成的各类投资损失占15%,比例似乎不大,但是绝对值却有430多亿元。而在各类投资造成的430多亿元损失中,大部分属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造成的。

  目前的投资体制,最好地验证了“不割谁的肉谁不疼”的俗语。因为这些投资来自有关政府部门,所以不管将来是赢利还是亏损,甚至血本无归,都跟项目拍板上马的决策者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换言之,对于部分地方官员来说,之所以如此热衷投资扩张,主要是因为搞好了能为自己增加政绩,弄砸了对个人来说也没什么损失。

  中国钢铁业就很有典型性。目前,中国的钢铁行业正在面临“严冬”的考验,钢铁价格一路走低,另一方面原料继续涨价。造成这种内忧外患困境的根本原因,就是在制造政绩和发展“诸侯经济”的驱动下,各级地方政府不顾资源禀赋、盲目投资钢铁业走重化工之路,十年时间大大小小的钢铁生产企业从不到600家迅速扩张到目前的1000家,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国内钢材市场无序竞争和价格的大起大落。可以说,如今中国钢铁产业危局的始作俑者,正是地方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

  可怕的是,地方政府似乎至今也没有从钢铁业的投资恶果中吸取教训。除了汽车产业外,“煤变油”投资热也是一例。今年以来,几乎在每一个有煤炭规模化生产的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谋划上马“煤变油”项目。据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目前在建和拟建的“煤变油”项目已达1600万吨,计划投入的资金高达1200亿元(8月5日《市场报》)。“煤变油”投资已经出现过热和和这一产业本身具有的高风险性,很有可能重蹈今日钢铁业的覆辙!

  因此,最重要的是改革政府投资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否则,还会有更多的投资重蹈历次投资过热的覆辙!在我们苦苦追讨不良资产的同时,却可能有更多的不良资产在滋生,还要让纳税人交纳巨额的“学费”!

  马国川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