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义兴:愿穷人医院的开设只是社会保障的序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 13:59 红网 | |||||||||
北京市海淀区特困人群到上地医院看病可免20%以上诊疗费,难以承受的费用亦可由财政补齐。医院药房内500余种药品都将按平价销售,外来流动贫困妇女分娩由救护车免费接送。北京市首家专为低收入人群开设的医院“上地医院”目前已试营业,月底正式挂牌(《新京报》11月8日)。读了这条消息,笔者在为之叫好同时,也期望这“上地医院”仅仅只是一个公共医疗公正的起步与开端。
因为对社会中低收入、特别是对特困人群来说,应该说,生病上医院对他们来说,无疑等于是在本已贫困的生活之上雪上加霜。所以在现有缺乏社会医疗保障的条件下,“小病忍着,大病等死”只能是唯一又无奈的选择。因而就此意义上讲,北京首家专为低收入人群开设医院,并推出“财政补齐”的措施,于特困人群来说肯定是一个福音。然而想说的是,基本医疗保障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本就是一个衡量人们基本生活质量标尺。也就是说,只有当社会为相应的弱势群体提供了起码又基本的社会保障之后,弱势社会群体才能在社会得以享受正常的、有尊严生活质量。所以在此前提下,人们在观察一个社会是否公正,有多大程度的公正,就常常将目光放在相应社会弱势人群身上。 而如以政府功能着眼,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保证社会的基本福利,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人群的需求保持敏感与反应的能力,则不仅是弱势群体的需要,同时也是衡量政府相关功能是否有效、是否健全的一个标尺。而具体到上述“穷人医院”的开设,则可看作是一种对有关行政功能缺陷的修补,同时也应视为是行政追求公正的反应恢复行为。所以这于社会、行政、对特困群体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 所以笔者觉得,在对上述“穷人医院”予以肯定的同时,相关行政部门还应充分注意到,如此行政功能,或者说是行政服务离社会的实际公共需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因而笔者在对“穷人医院”赞赏的同时,还想说:但愿“穷人医院”的开设仅仅只是一个刚开启的社会保障序幕。 (作者:周义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