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达志:岂有此理 没参与改革批评就不公正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11:59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 |||||||||||
□朱达志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日前抛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的言论后,全国舆论哗然,但被指责的国内经济学家们却少有反驳之声。然而上周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却打破了沉默。李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丁学良的批评是不公正的。(见11月7日《北京晨报》)
李剑阁的理由是:“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学家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全过程,作为香港学者,他并没有参与这个过程,就这样提出批评实在有些不公正。”这样的判断太欠说服力。按李剑阁的逻辑,所有“局外人”的批评都是不公正的,只有“自我批评”才算公正,即使普通公众对医疗、教育、国企等改革也无权提出批评,因为他们不是改革方案的制订者和实施者。 对一个社会群体的评价,没有一个人的观点绝对公正,只有包括所有相关群体在内的社会大众的综合评价,才算是相对公正的。中国经济学家群体的“自我批评”当然算一个考量,但更重要的考量则应是来自于“圈外”的客观评价。因为客观才可能超然,超然才可能公正。 很巧的是,昨日的《中国青年报》也披露了一条与之相关的“爆炸”性新闻:该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搞了一个“你相信哪位主流经济学家”的专题调查,其结果显示,公众信任率超过10%的中国经济学家,目前只有两人,即郎咸平(31.0%)和吴敬琏(19.8%)。这是个公众调查,在逻辑链上恰好和“香港学者”丁学良教授的评估相互印证。 常言道,旁观者清。对中国当下经济学家群体的评价,最公正的,绝不是来自于他们自己的“自我鉴定”,而理应来自于包括境外学者在内的社会公众,尽管他们没有“参与并推动中国经济改革的全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