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水晶石管控魔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 11:28  《商界评论》杂志

  文/记者 赵代波

  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开幕,在华丽的开幕式上,从暗夜里一袭依次展开的中国文化历史长卷“卷轴”动人心魄,带给了观众令人窒息的视觉冲击。从倒计时到点火全程60多分钟,水晶石配合开幕式导演组创造了奥运会开幕式数字影像时间最长、屏幕尺寸最大、数据量最大、3D及数字特效运用最多等多个世界纪录。奥运会尚未结束,水晶石已经收获了来自巴西奥申委、伦敦奥申委、上海世博会等多个国内外订单。

  3月24日,伦敦2012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组织委员会宣布,水晶石公司成为其官方数字图像服务供应商。这是伦敦奥运会首次签订境外赞助商。水晶石公司将为其提供:2012年伦敦奥运会全部36个场馆及许多非竞技场馆的3D可视化;开发在仪式上任何对数字动画有需求的视听素材……

  专一才能第一

  四月的夜晚,北京街头依然春寒袭身,行人稀少。海淀区西三环北路中国外文大厦楼下的各类小吃店却是依然灯火通明,三三两两的人影交错,似乎有着后海或是簋街的繁华。

  一家烧烤店的店主告诉我们:这里晚上来的,多半是水晶石的员工。甚至有的店为了半夜里随时会来的水晶石加班员工吃夜宵,通宵营业。

  奥运开幕式上一战成名的水晶石公司,在外文大楼附近的小吃店主眼里,其实早已经是一个值得依赖与信任的好主顾。

  采访是从水晶石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刘剑开始的。

  刘剑,建筑学本科、EMBA硕士、2000年加入水晶石公司、历任水晶石动画部主管、水晶石数字传媒常务副总经理。曾主持完成公司一系列品牌项目,长期参与主持公司的新业务拓展和团队建设,主要负责奥运营销工作以及发展与传媒机构的合作关系。

  刚刚演绎了一出完美的奥运大戏,刘剑和整个水晶石公司并没有显得很疲惫。倒是开篇一句话引起了记者极大的兴趣:水晶石公司参与奥运大戏,自始至终仅仅动用了10%的人力!

  10%的人力?这与带给世人无比震撼的效果是完全不相匹配的数字,又一次带来了震撼。

  在此前的想象中,水晶石公司依靠北京奥运会一战成名,其背后总有太多无法言说的东西,比如政府背景。

  猜测与臆想来自于神秘。

  但水晶石却并不是一个神秘的企业,它只是一个不谙公关宣传的企业。它更似德国制造的隐形冠军企业,在一个专业行业内默默深耕,长达数年如一日地做着专一的事,直到把自己的专业做到旁人绝难企及的高度。不张扬,也不盲目地多元化。

  水晶石的履历其实非常简单,但这份简单的履历背后,却隐藏着几乎所有成功企业的成功密码。

  1995年,建筑师出生的卢正刚从中国建筑北京设计研究院辞职,开始了创业历程。

  20世纪中期是中国企业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电脑开始步入家庭,许多今天的大公司也在这一时期成立,1995年,宁波波导、建设摩托股份、比亚迪公司、清华大学企业集团次第组建,而有“经济联合国”的世贸组织也在这一年宣告成立。

  1995年也被称为电脑时代。思想活络的卢正刚敏感地意识到时代扑面而来的新气息:建筑设计正面临一些重要变革,电脑可以处理一些图形渲染了。卢正刚对电脑图形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与几个同事利用电脑制作设计表现图,虽然当时的软件并不健全,但他们还是做出了带阴影和真实计算角度的模拟效果图,让业界大吃一惊。

  与传统的手画效果图相比,计算机绘图技术的好处是可以反复修改,出图更快。这个优点正好适应了20世纪初中国已经开始的大规模、高速度建设的需要。

  辞职后,卢正刚从家里借了12000元,买了电脑自己单干。很快,他的两个同伴也加入进来,三人蜗居在一家招待所18平方米的斗室里,开始了创业历程。

  要想真正立足,光有技术不行,水晶石还需要找到最佳的商业模式。其实,与水晶石同时成立的许多公司大多已偃旗息鼓,只有水晶石成为竞技场上的成功者。这与其准确而独特的行业定位有关,在很多建筑设计公司一拥而上时,水晶石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公司,其商业模式中最大的价值不是设计,而是将客户的设计形象而生动表现出来,用赢得客户的客户,来赢得自己的客户。 

  卢正刚感受到巨大的市场需求。“我是个喜欢做第一的人。如果继续做建筑设计,很难成为第一,因为和国外有很大差距。但数字图像不同,这是个新行业,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卢正刚说。

  对时局形势的准确把握,无疑是所有成功者的共同特质。卢正刚敏锐地意识到,世纪之交的十年,是中国建筑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建筑量非常大。大规模建造使得专业人士与外界有个沟通工具,而且一些外国建筑师在中国投标时,也需要将作品以可视的方式表达出来。另外,中国允许房子预售,但很多业主看不懂图纸。用三维做出图,购房者能够直观地看到房子盖好了什么样。十年之内中国市场有什么行业会对三维有这么大的需要?建筑。最重要一点是,这些客户有钱,愿意为这样的服务买单。

  模式的形成,并非完全出自自觉,其实也有环境的逼迫。单纯的专业技术公司,因为缺乏知识版权保护,往往在巨大的投入之后没有回报。在鱼龙混杂的商业时代,盗用设计已经成为公开的现象,而电脑图像设计因为是纯粹的服务,反而可以避免设计的盗用。

  经过多方面考虑,水晶石最终决定将业务定位在建筑可视化,从而进入了一个技术与创意结合的空白地带。

  一战成名与八年之忍

  1999年是水晶石发展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水晶石的客户采用水晶石制作的数字视觉产品展示案参加了国家大剧院的设计竞标,它并没有像其他竞标方一样,用厚厚的设计图纸和数据文件来陈述,而是播放一部长约5分钟的建筑动画影片。这部动画影片直观、形象地展示出规划建筑全貌,将建筑的未来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此前,几乎很少看到有设计机构使用建筑动画投标,水晶石的举措在业界产生不小的冲击波。

  从那时起,水晶石在建筑可视领域逐渐创立了品牌。在一些大型项目国际化竞标中,多数竞标客户同时选用水晶石的服务。

  而更重要的是,1999年,卢正刚决定参与和配合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这一战略性决策,成为水晶石未来发展的神来之笔。

  1998年11月,北京宣布申办2008年奥运会。

  已经在建筑可视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卢正刚突然意识到其中的机会。尽管在当时,这一决策与赌博无异。

  道理很简单,首先,一旦申奥失败,水晶石的所有投入将化为水泡。而此前申办奥运的失败,证明这一可能性并非不存在。其次,当时的水晶石仅仅是一家一百多人的小公司。能否承担起奥运赞助商这样巨大的投入?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水晶石所从事行业的特殊性,使他们并不知道能为奥运做什么!更不要说能从北京奥运会中获得什么。

  然而,时年不满三十岁的卢正刚正应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仅仅在北京申奥办的办公门前徘徊了几分钟,就推门而入。

  这一推,推开了水晶石一片全新的天地。

  多年以后,谈起当时的决策,卢正刚很是感谢颇具创新精神的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申委。“如果没有这届政府开放的心态,水晶石不会有今天。”

  奇迹的炼成,最终在于把握住所有看似不可能的机会,做别人没胆量因之放弃的事情,完成任何一个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年轻的卢正刚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看起来并不是机会的机会,才用了八年时间,把水晶石由一个小舢板炼成了一只驶向全球的巨轮。

  2001年,水晶石配合相关部门,将北京准备申办2008年奥运会所需信息集中起来,制作了视觉模拟专题片《北京申办2008奥运会场馆宣传片》。此后,在悉尼,北京奥申委用全新的视觉手段,向国际奥委会展示了北京城市的未来远景,向北京申奥成功迈出了更近的一步。

  在2006年8月,水晶石被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图像设计服务供应商。

  而在此前,包括“鸟巢”、“水立方”、奥运村等一大批与奥运相关建筑,都被水晶石在电脑系统里预先模拟“建造”出来。

  在成为北京奥运会图像设计服务供应商之后,水晶石将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包括演示、视频资料、出版物、场馆地图、宣传片和网络宣传的制作等方面的专业设计支持服务,从申办到场馆建设、宣传、演示、开幕式等环节,都有水晶石的参与。

  然而,从申奥开始到2008年奥运开幕,水晶石默默地为此付出了八年的时间。这八年里,没有谁认识水晶石,但水晶石的专一技能却得到了精心的锤炼,2007年,水晶石成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指定多媒体设计服务商”。2008年,水晶石规模、人数、盈利能力在2000年基础上翻了10倍,年销售额近两亿元,不仅成为拥有2000多人的亚洲规模最大的视觉展示企业,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南京、深圳、杭州、香港、新加坡、迪拜、伦敦设有分公司。还将触角伸向了电视动画、影视特技等多个行业。电影《赤壁》、纪录片《大国崛起》、《故宫》、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300集奥运体育项目宣传动画片《奥运ABC》等影视文化、科普教育影片里的影视特效都有水晶石的参与。

  蚂蚁模式

  一战成名的背后,并不仅仅是自然的生长。八年的隐忍,八年的持续锻造,才是水晶石悄悄成为世界顶级公司的核心因素。

  从决定参与奥运项目开始,卢正刚就一直处于一种思考之中。

  作为一家一百来人的小公司,承担奥运项目,无疑是一个任务极为艰巨的工程。这是一项带有政治意义和社会效益的投资,但却不能因此将公司从此拖入泥淖之中。

  卢正刚创造了蚂蚁模式。

  蚂蚁模式的精髓在于:灵活地配置每个项目的参与人员,将项目进行详细分解。所有项目不论大小,都由不同技术工种组成。从创意到动画设计,从资料收集到影视成像,卢正刚将参与奥运项目的每一项任务进行细细分析,保证在每个时期,都仅仅只抽调公司10%的人力参加。在总部建设强大完善的技术支撑中心,派出的项目小组人员进行不停地轮换。

  这种操作模式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参与人员的任务非常明确,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效率高,而且质量上乘。

  其次是保证员工最大限度地完成工作量。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后,马上就会有新的任务。这使其有限的人力能发挥最大的效用。

  同时,蚂蚁模式带来的意外收获是,公司因之组建了世界上影像资料最齐全的数据资料库。有了这个资料库,水晶石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可以顺风顺水。

  作为数字影像设计公司,每个项目的承接,都意味着有大量的资料需要储备和利用。八年之忍,水晶石的数据资料室里储备着众多北京的城市图像资料,2002年,水晶石公司利用三维图像技术首次全面复原了北京老城、唐朝长安城、苏州古城等历史遗迹,用立体声像效果震撼了所有的参观者。

  今天,水晶石公司每年要承接上万个大小不同的项目,这些项目涉猎甚广,既有传统建筑可视领域,也有网上房屋销售服务;既有因北京奥运带来的展会服务,也有影视动画设计。而每个项目的人员,都是一小队蚂蚁兵团。不同的是,这些“蚂蚁”的兵种并不固定。今天在迪拜工作的设计人员,明天就可能飞回上海;今天在项目现场工作,明天就可能调回公司。

  而这所有的蚂蚁兵团,都因为公司核心资料库的源源供给,形成了灵活而强大的战斗力。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影像制作工作历时11个月,水晶石前后参与创作、制作及支持的人数超过200人,但其核心团队常设仅有50人左右。

  没有目标的管理

  灵活是所有艺术类公司共同的特质,因此,上班时间灵活的水晶石公司成为外文大厦附近小吃店晚间营业的固有客户。然而,水晶石似乎走得更远,那就是:不定目标。

  作为一家现代公司,不定目标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水晶石这样做了。

  在公司创立之初,曾经有一个彩色打印部,专门打印三维立体效果图,赢利比例非常高。但突然有一天,市面上的彩色打印店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公司不得不关掉了这一个居功至伟的“金牛”。

  这一事件让卢正刚突然意识到,作为一家不断创新的公司,市场上并没有自己可以学习的模板。尽管自己的商业模式是独有的,但谁能保证某一天不会突然出现众多的“彩色打印店”?而单靠自己,是无法保证一直对市场的敏感的。

  与此同时,公司的人才问题渐渐成为影响公司发展的瓶颈。那是一个技术短缺的年代,一个普通中专生经过培训,能拿到近万元的月薪。“要留住人才,我必须要向他们证明,留在一个团队里比自己单干更能体现价值。”

  水晶石于是进行了两项改革。

  一是实行合伙人制。

  合伙人制是全球知识类企业通行的管理模式,其核心价值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骨干人员的创造力。水晶石实行合伙人制,可以保证全公司对市场的普遍关注。公司的运营状况成为合伙人共同关心的大事,公司的未来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谁还会不关心企业的发展?

  水晶石的内部合伙人不需出钱,而是以自己在水晶石的出色工作入股。这一激励机制实施后,水晶石迅速壮大,2003年达到600人的规模,到2008年,达到了1200人。

  二是公司从此不定目标。既然每个人都不得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关心企业的发展,公司是否拟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已经并不重要了。而作为一家没有发展模板并不断创新的公司,每一年都可能创造出比目标设计更让人吃惊的结果,有了目标,反而可能成为公司的桎梏。

  奥运刚刚谢幕,负责体育项目的刘剑就接到一个任务:全球旅行,为水晶石的奥运之路寻求持续发展之道。至于具体考察什么,没有目标。因此,2008年的10~12月,刘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飞机上度过。

  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对新知识有一种天生的渴望,使所有人都不知道,明天水晶石会变成什么样。

  热情保证未来

  作家余秋雨曾在威尼斯海边看到一个面具摊,摊主是个老人,看到余秋雨选择的几副面具,很惊讶地对他笑笑,意思是“内行”。但当同行的朋友用意大利语去讨价还价时,老人转身去摆弄其他商品,不再理会他们,甚至原价买也不行了。

  老人是假面具制作者,刚才看到挑选的面具,以为遇到知音,一讨价还价,因突然失望而伤心。是内行就应该看出价值,就应该由心灵沟通而产生尊重。

  水晶石从事的工作是一种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的员工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作为一家没有目标的公司,水晶石赖以成功的关键,除了内部体制上的保证之外,价值观的统一,才是今天水晶石顾盼自雄的资本。

  尽管从创业初就没有详细的数字上的目标规划,但是,卢正刚不断地给自己定义,从身边开始及至全国,必须要做到第一。公司规定,任何业务两年内必须排到所在领域的第一名,如果排不到,就裁掉这个部门。在各种场合里,不断强调“最”字,最快、最好、最贵,最便宜,这个追求“第一”,从一开始,就成为公司上下遵循的唯一价值观。

  因此,从创业开始,卢正刚就不惜血本购买了3DS正版软件,在全国行业杂志做了一年两页的广告,参加展览的展台比公司面积还大。

  这是一个浑身上下充满热情的企业,因为专业和热情,因为永争第一的共同价值观,使没有目标的水晶石不断地向着一个既定的方向平衡前进。

  “平衡”是卢正刚常提到的一个词。“我们这行的管理心得就是‘平衡’,创意与商业的平衡,速度与质量的平衡。”

  2001年后,申奥使水晶石的规模激增,因为增长太快,到2003年,卢正刚突然意识到,因为业务形态没有先例,这样下去看不清楚,要放缓步子。到2004年,卢正刚决定规模不再增长,维持600人,管理层把业务做扎实,先去充电去上学,一方面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另外也可以和更多的企业界人士进行交流。

  正是这次“缓步”,使水晶石从此步入了一种平衡的发展状态。

  作为一家“技术+技术”人才组成的庞大团队,单有热情与专业并不足以保证平衡发展。水晶石不断寻求着更能推进发展的机制。

  一是不断地学习。水晶石经常请大学老师来讲课,开专场给员工听,并创立了自己的学校。1998年开始,水晶石就请了咨询公司进行改制咨询。卢正刚自己也在百忙之余,参加了EMBA班的学习。在各种场合,卢正刚都号召下属不断学习。

  二是流程控制。公司的各项创作,都要填写相关的表格,有员工问:“创作为什么填表格?这种活儿是填表填出来的吗?”卢正刚回答道:艺术家是不需要用表格的,但一群艺术家在一起工作是需要表格的。

  三是不断寻求品牌实力展示的机会,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再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水晶石始终希望通过为国际性盛会提供专业数字图像服务来彰显自身的实力。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名声大振,验证了这一策略的行之有效。

  “我们正在高速中拐弯。”面对蜂拥而来的光环,卢正刚的态度淡然而自信。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