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政府是如何支持小企业渡难关的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研究报告美政府是如何支持小企业渡难关的

  官升东

  小企业在美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非农产出一半以上由小企业贡献,近十年来70%的新增就业来自于小企业。金融危机下,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为此,美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多项经济刺激计划中,特别制定了专门针对小企业的一系列信贷、税收措施,以确保其在美国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危机中美国小企业

  生存艰难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持续恶化,GDP增速、制造业产出等多项经济指标创下1980年以来的新低。其中第四季度情况最为恶劣,GDP下降 5.4%,进出口总额分别下降16%和23.6%。金融危机下,市场需求萎缩、银行信贷收紧,小企业受影响范围广、程度深,生存状况异常艰难。大批小企业面临破产或裁员,尤其是建筑业、批发贸易、旅游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小企业从业人员比重都超过了60%,而这些行业受危机冲击最为严重。

  (一)小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恶化

  1。小企业银行信贷标准显著提高。2008年8月,美国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对600个会员企业的调查发现,10%的小型企业获贷款难度较5月前明显增加,这一比例达到1990至1991年经济衰退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项调查则显示,去年二季度以来,约65%的银行提高了对小企业工商贷款的标准。

  2。二级信贷市场冻结。美国每年大约有40亿美元的由美国小企业管理局担保的资产支持证券在二级市场买卖,这是小企业管理局支持小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危机以来资产支持证券(ABS)市场的停滞,其中大约70%的资产支持证券被冻结,这直接限制了小企业在信贷市场的融资能力。

  3。部分企业被迫转向高利贷市场。由于正常融资渠道不畅,不少小企业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甚至以高成本获得融资支持。据一家提供高利率贷款的“流动资本公司”统计,该公司2008年8月以来的贷款业务增长40%。

  (二)小企业破产数量增加,企业大幅裁员

  1。小企业破产数量增加,不少企业不再经营。市场需求下降以及缺乏资金支持,很多小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2008年美国前三季度破产企业合计近3万家,由于经营环境差,不少企业关门停业,仅第三季度破产企业就达到1.15万家;2008年12月美国个体私营者较7月减少了50万户。

  2。失业人数上升。统计表明,2008年以来美国小企业从业人员合计减少155万,预计今年情况更为严重。据美国民间就业服务机构ADP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2月份美国私营部门失业人数达69.7万人,是ADP开始统计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小企业57.6万人,上述数字还将持续上升。

  (三)小企业乐观指数下降,未来企业经营依然艰难

  全美独立企业联盟(NFIB)调查显示,2009年1月小企业乐观指数为84.1,为该机构成立35年来所统计数值第二个最差情况。2008年12月企业资本支出下降五个点,约58%的企业称获利下滑。

  美国政府相关部门

  联合行动支持小企业发展

  美国政府一直以来都有重视小企业的传统,总统奥巴马将小企业比喻为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自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国会、财政部以及美联储、证监会等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小企业的支持政策。无论是布什政府2008年颁布的“经济刺激法案”(简称“08法案”),还是奥巴马政府2009年出台的 “经济复兴和再投资计划”(简称“09法案”),都专门制定了针对小企业的税收鼓励政策,努力降低小企业的经营成本。此外,2009年3月,财政部公布了旨在通过直接购买小企业债,鼓励金融机构贷款,缓解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局面的“小企业救助计划”。这些救助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政府资助小企业管理局,提高对小企业的担保比例

  根据“经济复兴与再投资”计划,美国政府从经济刺激方案中划出7.3亿美元,将受小企业管理局贷款项目覆盖的所有贷款的担保比例提高至90%;配合这一政策,小企业管理局临时取消小企业担保贷款申请费用,扩大小额贷款担保的范围以及帮助小企业偿还债务。

  (二)通过购买小企业担保贷款证券和直接发放担保贷款,注入流动性,刺激小企业信贷市场

  以往,小企业管理局每年为小企业提供不超过20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支持他们的发展。对合格的贷款申请,小企业管理局通过提供一定比例担保,与金融机构分担小企业违约的风险。金融机构则将这笔担保贷款在二级市场交易,以获得流动性。但是金融风暴后,这些信贷活动基本停止。为激活这个市场,作为“消费者与企业贷款计划”的组成部分,财政部今年3月底开始,购买最多150亿美元这类担保贷款证券,希望以此来解冻小企业二级信贷市场。

  此外,美国财政部联合美联储于2008年11月出台“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计划”,直接向持有新发行的消费资产支持证券(ABS)和商业按揭支持证券(CMBS) ,以及持有由小企业局提供担保的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提供贷款,以解决由于资产支持证券市场冻结造成的信贷市场萎缩,为消费者和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支持。根据该计划,纽约联邦储备银行(New York Fed)将向那些由高评级消费贷款和小型企业贷款支持的资产支持证券持有者提供至多2,000亿美元的无追索权贷款。

  (三)制定特别资产折旧计划,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08法案”规定为美国企业提供50%的特别资产折旧,以降低企业的税负。根据该法案,允许企业将购置机器设备等资本支出的50%从营业收入中一次性减除。“09法案”延长了该计划的实行时间,并对折旧资产进行了详细规定,如符合修订的加速资产折旧制度(MACRS)的新置资产、折旧超过3年的电脑软件以及租赁改善资产和使用率超过50%的客车等。

  (四)扩大小企业经营的税收抵免范围

  “09法案”规定延长经营亏损(NOL)结转期,将企业亏损转账期限由2年延长至5年;该法案还扩大了工作机会税收抵免(WOTC)范围,在原有9种员工的基础上,将聘用失业退伍军人和失业青年列入税收抵免范围;此外,小企业折价回购自己的债务可认定为免债收入 (CODI),并可延期摊列;将小企业股票利得免算收入的比例,从50%提高到75%。

  (五)细化对小企业减税的规定

  “小企业救助计划”对“09法案”中关于小企业减税的规定进行了细化。允许年营业收入低于1500万美元的小企业将过去五年的亏损在税前扣除;小企业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最高可减25万美元税收;将目前预缴税款需占上年税款110%的规定下调至90%;允许企业在购置房产建筑时,在第一年使用更高的折旧率,以冲抵税款;将刺激计划中原有对小企业投资收益的75%在资本利得税征收前扣除,改为全部扣除,期限也由目前的5年延长至永久(2010年预算案提议,尚未通过)。

  (六)美国证监会降低小企业上市成本,为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便利

  2008年5月,美国证监会(SEC)对投资公司法(Investment Company Act)2a-46条进行了修订,将企业发展公司(BDC)的投资对象扩大到包括所有市值低于2500万美元的国内上市公司;2008年6月,美国证监会宣布将小企业遵从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404(b)条款的审计认证要求的豁免期延长一年;此外,美国证监会宣布自2008年9月开始接受Form D文件的网上申报,以降低小企业的申报成本。

  (七)美国进出口银行专门设有“小企业项目”,为美国小企业出口提供融资或信贷担保

  据美国进出口银行公布的数据,在2008财政年度,该行共授权144亿美元贷款、担保和出口信贷保险,为大约196亿美元的出口提供了支持。

  (八)金融机构设立专门部门受理小企业贷款业务

  财政部要求,接受政府救助的21家美国最大的银行,每月须向政府汇报其小企业贷款业务;要求所有银行将目前一年披露一次的小企业贷款业务情况,改为按季度披露,并号召所有银行加大对小企业贷款的力度。

  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同样的困境。截至去年年底,中小企业停产、歇业和关闭的占7.5%。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振兴计划中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尚不够全面,落实更不到位。为此,建议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以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目标。

  (一)深化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

  1。对中小企业实施缓税政策。具体而言,允许中小企业在今年获得最高比例为50%的缓税,缓缴税款允许企业在经济环境好转时逐渐补齐,并免除期间的欠税利息。具体缓缴比例、期限可视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行业受冲击程度以及未来经济复苏情况适当调整。

  2。对于中小企业购置专用设备或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实行加速资产折旧制度。允许企业将资本支出的50%从营业收入中一次性减除。

  (二)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发挥民间资金推动经济的作用

  1。借助担保机构力量,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规模。由于缺乏有实力的担保机构,自“07深中小债”和“07中关村债”两只中小企业集合债成功发行之后,尚未有新债发行。为此,可尝试由一家或几家担保机构共同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提供担保,并由政府通过设立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增信资金提供再担保,以扩大该类债券的信用基础。为降低发债风险,可以通过设定企业存续时间、资产规模、募集资金用途、经营绩效以及发债额度等指标,遴选优质发债企业,提高债券评级。

  2。积极探索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业务,建立资产证券化二级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德、日以及韩国等相继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业务,通过证券化技术突破传统信贷业务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限制值得我国加以借鉴。在具体操作中,需要组建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充当专职机构(SPV),由其广泛收购各中小企业用于证券化融资的资产,组合后再向银行进行抵押融资,这有利于风险充分分散,也有利于中小企业信贷信用等级的提高,推动银行融资需求。配合此项改革,须建立资产支持证券二级市场,调动金融机构、大型企业甚至自然人等广泛的社会资金,流入中小企业。国家可以制定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

  (三)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中的作用

  1。重新启动中小企业板IPO融资。中小板IPO停滞,极大削弱了市场的融资功能。迫于急切的融资需求,已有不少企业在海外上市或寻求到海外上市,但部分企业海外发行市盈率仅有4倍。

  2。简化上市审批程序。考虑中小企业承受能力,建立绿色通道,简化中小企业上市审批程序,使中小企业尽快获得资金,降低中小企业上市的机会成本。

  3。稳步扩大非上市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范围。在总结中关村园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争取将符合条件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园区尽快纳入到股份报价转让试点的范围,加快企业挂牌,稳步扩大市场规模。完善试点挂牌备案、交易结算、定向增资、信息披露、持续监管以及转板等相关制度,增强吸引力,充分发挥扩大试点对于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功能。

  (四)扩大科技银行试点范围,推动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质押、出口退税质押为优质企业提供贷款的科技银行的设立能够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目前,四川银监局全国首批同意中国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和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一家科技支行,东莞科技银行也已获批,正式进入注册程序阶段。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科技银行的试点范围,覆盖科技中小企业众多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给予科技银行适当的税收优惠。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