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辉
中国经济应已见底,如2008年下半年那样的快速下滑不会再出现,就像从滑梯向下滑的物体一样,中国经济高处的加速下滑过程应已结束,目前应在地面部分的缓冲带运行,所以应视为已见底。
对于中国经济可能如何复苏(复苏是指一个经济体回复到其潜在产出水平,对中国而言指进入9%左右的经济增长区域),大致有两类看法,一种是落地弹性球式的快速反弹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会出现V型反转,迅速进入高增长轨道;另一种观点认为复苏是相对平缓的过程,且中间可能出现反复,要回到高增长轨道需要一定时间。本人持第二种观点。我认为中国经济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会进入持续反弹期,但进入高增长轨道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即,二季度GDP增长率可能不会出现快速反弹,大概在7%左右;三、四季度增速会达到8%左右,2009年的增长率会在7%-7.5%之间,2010-2011年的增长率可能在8%-9%之间。
以上判断基于以下理由:一个经济体的复苏取决于其初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弹性及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中国的经济复苏需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正向力量,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条件。
我国有很高潜在增长率
初始条件即指在危机发生时一个经济体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财政、金融、国际收支等在危机冲击下可能会迅速发生变化的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反映了一个经济体自身的强健程度,从而也就决定了其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和是否有快速恢复能力。
中国初始条件具有以下特点:储蓄水平高、银行坏账率低、财政稳健以及对外风险暴露小。中国2006年储蓄水平为54%,比世界平均储备水平的22%高出一点五倍还多,高储蓄率意味着中国资金充裕,在应对危机方面有很大的余地。2008年,中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小于1%,2009年,增加9500亿赤字,赤字占GDP比重也低于3%,所以财政风险不大,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经济发展。中国初始条件体现出的优势,为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因此,与工业化相关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与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汽车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所带动的大量需求,正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这一阶段正是一个经济体的黄金增长期,有很高的潜在增长率,外部冲击不会改变增长路径。
经济体弹性尚需加强
经济体的弹性,可以理解为一个经济体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或冲击的能力。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导致相对价格运动,反过来给市场以重要的信号;一个富有弹性的经济体,能够对这些信号作出反应并以快速度和低成本恢复其潜在产出水平。
如何衡量经济体弹性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标,经济体的弹性主要应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商品劳务的低消耗流通,以及自由价格机制。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因为中国政府、企业与个人目标函数的高度一致性(即发展是硬道理),所以,各方面对经济情况的变化都很敏锐,政策灵活性好;商品劳务的流通方面,中国离形成完全统一的国内商品劳务市场还有距离;行业准入方面,国有垄断在一些行业(如金融、电信等)体现得很明显;价格机制方面,一些资源性产品价格以及生产要素价格仍然还是政府控制,利率市场化及汇率弹性也都还不够。
但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却很好,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出口纺织品服装共121.64亿美元,较上个月增长54.89亿美元,环比增幅高达82.23%,较去年同期增长3.5亿美元,同比增长2.96%。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有利条件。
刺激政策快速有力
2008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开始调整,针对沿海地区出现出口和经济增速下滑苗头,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由双防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即一保一控),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措施,包括:提高出口退税率,下调利率和存贷款准备金率,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及四万亿投资计划。2009年初又通过了调整振兴产业规划,同时,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并推出医疗卫生改革方案,大幅增加政府投入。
总之,因为中国金融系统安全,所以政府不必花力气去稳定金融市场,可以将重点集中于刺激经济复苏上,政策主要围绕如何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与保障民生展开,有利于复苏速度加快。
由此可知,在决定经济复苏的条件中,中国的初始条件、发展阶段以及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具有加快复苏的潜力;而经济体的弹性却相对薄弱,需要通过改革逐步增强。我们也可以观察到,中国经济复苏迹象初显,而且人们对复苏也充满信心。但是,经济衰退是多种因素交织和积累的结果,复苏同样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与积累。在2009年全球经济寻找底部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复苏因素不可能同时发挥巨大的正向作用,只能是由单个作用转化为共同作用,力度也只能是逐步增强,经济复苏当然只能逐步显现,而且复苏之路不一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