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析央视两会报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3日 18:35  时代周报

  梳理十年来媒体报道两会的视角、方式,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两会本身工作作风的改变。

  《时代周报》以央视的十年为剖面,对十年来这个中国国家级电视台的两会报道做了一个观察。

  十年前,即便是央视的职业媒体人,对两会这样的政治会议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都还没有清晰的思路。那时候的报道主要停留在播报会议的议程安排,传达会议的决议、结果。主持人敬一丹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新的身份参与两会后,惊讶地发现开会不是像电视上那样就举个手,她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内生动活泼,会外却相对拘谨?为什么媒体上能看到的争论很少?

  今年央视新闻频道的“两会进行时”报道,专辟出名为《见证履职 共商国是》的栏目,记者柴静将镜头聚焦人大分组审议的现场,呈现审查、评议过程中的观点交锋。媒体人开始意识到,相较于人大代表的职务、官位,更应该强调的是他们公共议政者的身份,媒体应该跟民众一起,见证人大代表们履职的过程。

  《见证履职 共商国是》只是新闻频道“两会进行时”直播态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参与两会直播的记者张泉灵说,十年前很难想象去直播一场正在进行的小组讨论会,很难想象“除了允许的新闻发布会之外,你想在哪儿架直播车就在哪儿架直播车,代表散场、入场可以随便让你拦着采访”。她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和人大工作报告的语言语态正在变得越来越“实”,语言平实,内容实在,以致媒体需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报道工作,“原来每年我们拿到政府工作报告,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解读,因为老百姓看不懂,所以需要媒体来做翻译。今年我们当然还要解读,但我们的解读是媒体视角,我看这份报告认为重点是什么。因为所有老百姓拿到这份报告都能看得懂。”

  今年两会期间的《新闻1+1》特别节目“1+1两会观察”,是十年来在央视平台上出现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两会评论节目。评论空间的扩展,也折射出两会本身正越来越重视来自媒体和民间的声音。

    相关专题:

    2009两会经济报道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