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扩张性财政适时进退 税改重在结构性减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2日 09:48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记者:张汉青

  2008年11月11日,河北省青县合作养老联合会耿官屯村分会的会长潘炳君(右一)在解答村民关于合作养老的咨询。新华社资料照片

  为了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中央及时推出了“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应对方针。与此相适应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2008年底应时而出,结构性减税已然成为2009年税收政策的一大亮点。

  采访中,多位专家学者均表示,在2009年甚至稍后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反周期扩张”的财政政策将在总量上与货币政策密切配合,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与此同时,税制改革将继续推进,结构性减税将作为税改重点。

  积极财政政策发挥协同效应

  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2009年将在2008年财税改革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财税制度改革。

  2009年财政工作的重点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公共投资,实行结构性减税以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财税制度改革。

  “从2008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数据来看,中央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的效应已经初步显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向记者表示。

  贾康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首先是在总量上与货币政策配合呼应,适度扩张,给突遇寒流的经济增温供暖。2009年的预算安排中,将较大幅度地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和增加赤字规模——在这方面我们无论从名义指标来看,还是从实际公共部门负债的综合考量来看,都还具有足够运用的安全空间。政府“反周期扩张”将在带动市场主体跟进、形成回暖的运行拐点后“功成身退”。同时,运用支出政策积极优化结构,区别对待,大力强化经济、社会的薄弱环节和增加有效供给。这些举措将改善企业预期,提升经济景气,解除社会成员后顾之忧,消解“矛盾凸显期”的一些突出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陈昌盛也表示:“2009年公共支出要更多地向有利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改革,有利于带动民间社会资本的活力等方面倾斜。”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则强调,当前我国的各类宏观政策就是要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和汇率政策齐发力,这种联动要形成货币供给扩张、财政支出扩张和国际收支三者新的平衡。在此背景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则是让财政政策在其他政策作用不足的领域内发挥独特作用,同时要配合好其他政策。

  结构性减税成税改主基调

  “这是我国首度正式实施结构性减税。”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表示,“结构性减税的核心内容固然是减税,但将‘结构性’与‘减税’联系在一起,提法相对较新,其背后有特殊含义。”

  高培勇指出,结构性减税有别于全面的减税,是针对特定税种、基于特定目的而实行的税负水平消减;结构性减税还有别于大规模的减税,所实行的是小幅度、小剂量的税负水平消减,意在从量上消减税负水平,因此是“有限度而不是大量”的减税。

  他认为,结构性减税也有别于税负水平维持不变的有增有减结构性调整。尽管在税收政策上同样会有增有减,但结构性减税追求的目标是纳税人实质税负水平的下降,而不是维持实质税负水平大致不变条件下,不同纳税人群体之间税负水平的此增彼减。

  有信息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一直在进行结构性减税的尝试,如全面取消农业税、出口退税适时调整、统一内外资所得税、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标准等。从效果看,这些政策都起到了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

  根据目前市场的普遍预期,包括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以及进口税、出口退税等税种在内,都将被纳入到今年乃至此后一段时间内结构性减税之列。

  增值税是目前国内的第一大税种,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即增值税由增长型转为消费型,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清华大学中国财政与税收研究所所长白重恩称,增值税转型不仅可以拉动投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解决企业创新不足的问题,更可理顺税制关系,完善税制。

  对减税预期较高的还有个人所得税。此前有消息称,有关部门正在酝酿个人所得税领域的深层次改革,目标是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同时提高起征点。贾康对此表示,“个税起征点上调的影响有限,在整个税制改革中是一个很局部的事情,不应该成为税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个税起征点上调应该积极纳入综合配套改革之中。”

  避免政策措施出台过于仓促密集

  “财政政策无疑是短期内防止经济深度下滑最有效的工具,但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的变化和本轮经济周期的自身特征,政策着力点与1998年应有所不同。”陈昌盛说。在全国上下全力保增长的过程中,要防止出现只重数量规模,不重质量效益;重上项目、搞投资,轻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倾向,防止盲目上项目过程中产生新的不良政府债务。

  陈昌盛坦言,虽然我国财政赤字率整体不高,政策空间尚有余地,但压力也在明显增加,要重在花钱买机制,要加强对政策效果的动态评估,并充分考虑政策效果时滞,避免政策措施出台过于仓促密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