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票据融资超常增长风险不可不防

  王勇

  2月12日,央行发布的最新货币信贷数据显示,1月份新增贷款总额1.62万亿元,创下了新增贷款的单月最高增幅,其中,票据融资占当月新增信贷规模比例的近四成。票据融资规模陡增情况须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票据融资缘何陡增

  引发当前票据融资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发挥作用,流动性充足使得票据融资量上升。今年以来,大银行和中小银行在“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足”的信贷政策支持下,分别采取了相对应的信贷策略。大银行普遍热衷于增加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密切相关的大企业的中长期贷款,而中小银行不具备这方面优势,于是就将业务目标锁定在了票据融资上。二是目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逐渐取代传统的规模管理和比例管理,鉴于票据融资的期限短、易变现、灵活性强等业务特性,商业银行往往会在非考核期内倾向于增加收益较高且稳定的短期及中长期贷款;而在季末考核时,则适度扩大票据规模,通过此项业务开展来加强资产管理,主动调整资产结构。三是融资成本下降,企业票据融资意愿上升。据调查,票据贴现月息最高只有1.8‰,较上年有所降低,企业有套利动机,签发、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需求增加。

  票据融资及其投向或存在问题

  票据贴现未惠及“三农”和中小企业。据了解,1月份以来,央行对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再贴现额度已经放得比较松,央行曾经给各地分支行系统下发了对“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再贴现额度任务。不过,今年来商业银行票据融资的项目主要是与政府投资相关的贷款,涉农和中小企业贷款的占比很小。显然,在票据融资巨幅扩容的背后,央行在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中推行使用商业票据的计划和再贴现的支持政策的落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

  票据融资规模有虚增现象。票据融资是银行在当前利润和风险平衡下的一种现实选择。不过,票据资产很容易产生乘数效应。银行签发汇票的保证金比例在10%~100%之间,如果企业以30%的保证金拿到100%金额的票据,收款企业贴现后再去银行以100%的保证金比例申请更大金额的票据额度,如此循环,票据融资的规模就很容易“虚增”,并不一定能真实反映宏观经济的回暖情况。

  商业银行极易发生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首先从签发银行看,如果银行对企业提供的商品交易合同或增值税发票未加以严格审查,就为其签发无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在实际操作中有章不循,随意放大银行信用,超规定限额签发银行承兑汇票;甚至擅自放宽保证金的收取比例或放松抵押担保的条件,为一些资信度不符合规定的企业签发汇票,则会造成极大的操作风险。再从企业看,票据融资一般是中短期贷款,很容易发生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套取票据额度的情况。而且,在当前股市行情转暖的情况下,巨额的融资性票据在贴现后或回流向股市或期市。这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又将会构成信用风险。

  加强对票据融资业务的政策引导

  票据融资应积极支持经济增长。在坚定不移地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央行“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取向,积极稳妥地开展票据融资业务,鼓励企业、基层商业银行积极办理票据贴现,满足企业在生产和发展中的合理资金需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妥善协调和处理好票据融资与信贷投放的关系,合理匹配和优化票据融资的期限和品种结构,统筹把握好票据贴现的节奏,在确保金融机构收益率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票据业务与信贷业务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要适时调整票据融资业务结构。结合实际适时对资产负债和票据业务进行调整,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和自身业务经营目标的有机统一;适时调整票据融资业务结构,规避票据业务发展中的信用风险;结合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发展实际,制定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增强票据融资对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加强票据融资业务的监管和检查。要严格检查商业银行开展票据融资业务中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把好流程关,杜绝和防范票据欺诈风险。当前,央行已经开始授意商业银行排查票据融资的风险问题,即要求商业银行除了给央行上报企业数据外,控制重点主要集中在是否有真实贸易背景。这项工作很及时,须抓实抓牢。同时还要重视预警监督,实施责任追究制度。

  将票据融资单独进行统计和管理。目前商业银行执行央行颁发的《全科目上报统计制度》,是将“票据融资”归入“各项贷款”的统计科目中。但作为票据资产却与贷款资产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比如票据资产的流动性强,交易额大,巨额的票据资产波动会对货币市场利率及货币供应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若将其归入“有价证券及投资” 统计科目,进行单独统计和管理,将更能体现金融统计的流动性和相关性原则,更准确地反映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和贷款资产质量。

  (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高级培训师,经济学博士)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