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30年的基本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3日 18:09  《企业文明》

  文 臧喜斌 阳礼泉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上世纪80年代初,企业文化这个概念从西方传入我国。经过30年的探索实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与改革开放事业同步共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已经从当初自发的、零散的、浅层的学习模仿与探索起步阶段,进入到目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体现我国企业特色、与企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相促进的深化发展阶段,初步探索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扎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和企业经营实践,与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在各方面积极推动和企业自觉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发展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指导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30年来,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在不断深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逐步形成,与此同时,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指导,从而保证了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一步一步向前不断深化发展。要继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

  企业文化建设在国内改革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确立,为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将建设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1997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要适应新形势,建设企业文化,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点的企业精神。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1999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党的十六大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到我国发展战略地位。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企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组织,也是实现人们精神追求和体现价值的重要社会组织。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源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不断发展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