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圳经济特区成功实践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3日 16:38  《中国经济报告》杂志

  深圳经济特区成功实践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 1979~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从1.96亿元增长到6765.41亿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4位,年均增长31.20%;人均生产总值从606元增长到79221元,折合10628美元,居第1位,年均增长17.64%;贸易进出口总额从0.17亿美元增长到2875.33亿美元,居第一位,年均增长38.34%。

  同时,深圳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逐步形成了领先全国的产业优势;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经济外向型程度全国首屈一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成为首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勇于突破体制机制性障碍,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城市现代化建设成就显著,成为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区域中心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深圳经济特区面积虽小和建设时间虽短,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息息相关,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透过深圳经济特区28年的成功实践,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一些有益启示。

  一、中央关于建立经济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成功的

  深圳经济特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深圳特区的实践打破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西方神话,充分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通过主动改革开放,同样可以创造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实现现代化。

  二、坚持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实践成功经验的根本点。深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重大步骤,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结果,结果闯出了发展的新路子,闯出了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

  三、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深圳建立经济特区虽然只有28年的时间,但却创造了共和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快、人民实惠得到最多的新记录。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就没有经济特区发展的今天。从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未来希望。

  四、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能够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

  深圳经济特区实践的成功,说到底就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成功。深圳的改革实践成功证明,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可以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而且可以结合得很好。市场经济是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而开市场经济的先河,是经济特区的成功之所在。经济特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事实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尽管也有自身的缺陷,但它确实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经济体制,是激发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经济体制。只有市场经济才能给经济快速发展、长期繁荣提供持久的动力。

  五、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

  开放是深圳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没有开放,就没有深圳的今天。深圳经济特区正是利用中央给予的政策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积极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率先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形式,吸收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正是由于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最进步的东西的有效结合,才促进了深圳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六、坚持科学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坚持“两手抓”,积极探索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路子,为促进两个文明全面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从深圳的实践看,我们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任何一方严重滞后或者偏废,都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作者系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