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继续适当发挥汇率调控作用(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8日 03:0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此外,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同时对日元和欧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截至3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年内升值3.15%,但对日元和欧元分别贬值了11.82%和4.52%。汇率走势的上述分化缩小了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

  而进口增速的强势特征除了全球通胀因素外,也反映我国国内需求依然旺盛,经济增长动力没有想象中悲观。

  升值、名义汇率与遏制通胀

  汇率和通胀都是价格表现形式,名义汇率与相对通胀的结合就是实际汇率。以贸易品为例,国内通胀水平的上升和本币汇率的升值都会增加外部购买者的成本,这便是实际汇率升值。

  从汇率-物价传导效应来看,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胀,而贬值则有可能引发或加剧通胀。目前我国通胀压力较大,升值自然而然成为备选手段之一。近期我国进口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其中有一部分是大宗商品、原材料等价格上涨过快导致的“虚增”。经济学家们纷纷建议,应适当加快名义汇率的升值以助阵国内的反通胀战役,而不是以通胀促进实际汇率升值。

  和所有的措施一样,升值抑制通胀也遭来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如,储蓄与投资的长期失衡是由经济增长模式决定的,人民币汇率的困境是投资和消费内部失衡的必然结果而不是原因;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外汇储备损失远远高于进口所能节省的费用;等等。

  但是,利率、汇率甚至通胀都是管理经济的价格型手段,都具有特定的内生性和外生性,过于强调其中某一点有可能会陷入无所作为或者过度使用的困境;即使人民币固定盯住美元,也同样不能规避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黄金等资产贬值造成的外汇储备购买力侵蚀,真正要做的反而是完善投资策略、丰富资产组合来提高资产收益率。

  但凡事均有度,名义汇率的升值在反通胀中承担的角色不宜太重,因为国内通胀成因比较复杂,升值恐怕独臂难支;而且,在国内通胀压力加大情况下,过度倚仗汇率调整会刺激市场的升值预期,会引来更多的投机资本冲击。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曾表示,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抑制通货膨胀不会成为汇率机制改革或者市场汇率浮动变化的主要原因。分析认为,此番表态既是表明人民币汇率改革仍是按“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进行,而且可以起到降低市场升值预期的作用。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