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10:08 中国经济周刊

  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财政资金使用存在的问题主要在项目预算和执行方面。对于公众来说,财政预算也许还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但其暴露的问题,却恰恰是公众所能感知的。而这些问题是部门预算制度所不能解决的,特别是项目进入执行环节后,虽然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貌似十分严格,但事实上却脱离了财政机关的监管。因此,财政机关对存在的问题感受不深。这也正是财政机关和社会对预算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存在不同看法的根源所在。

  首先,管好项目预算,科学论证各预算单位所提出的项目是否是最急需和最必要的。

  现行财政管理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特点的一套制度模式,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不相适应。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既是社会管理者,也是经济活动的组织者。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经济活动主要承担的是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责。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需要经过一个购买过程,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便成为一个复杂的交易过程,政府对资金使用的控制力大为减弱,漏洞就随之出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经济事务,最根本的就是参与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

  其次,预算资金在使用中如何实现有效监督,这也是目前财政部门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的目标指向。

  经过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增强人大在安排财政预算中的权力,发挥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中的监督优势,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党中央多年所倡导的“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在财政管理领域也就得以实现。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