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结构调整声中的中国企业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9日 05:56 中国经营报

  马连鹏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上曾深刻剖析的中国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仍然存在。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反映的信息来看,决策者也越来越倾向于用中正平和、不温不火的中医式思路来调节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调。

  而在目前复杂的内外环境下,企业也必须学会适应这种综合、连续而灵活的经济调控方式及其附带的一些不确定性。

  “换届经济”的不确定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第四次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定在8%左右,反映了政府防止经济过热,力图引导各方力量把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的良苦用心。如果注意到8%前面的约束性条件——“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经济发展目标。而今年CPI要控制在4.8%,即保持去年的平均水平。在目前通胀高企的情势下,这个目标和8%的经济增长目标一起构成了政策走向紧缩的双重压力。一稳一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正式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自2003年转向双稳健政策后的又一次调整。而一些在政策和环境约束日重的条件下挣扎生存的中小企业,因为缺少转型升级的能力,将更加艰难。

  但与去年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政策原则要求,“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节奏、重点和力度”,“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并且把五年来经济增长波动控制在0.5%作为本届政府一个重要的执政成果。“这说明中央政府注意到了当前过于紧缩可能造成的经济失速的危险,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中共中央党校宏观经济教研室主任梁朋分析道。

  不仅如此,由于今年恰逢政府换届之年,而“换届经济”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即新一届政府普遍会有投资的冲动,容易造成经济过热。“而中国由于政绩观中的GDP导向使得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梁朋告诉记者。

  寻找升级新动力

  自主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认为,以往的出口退税调整、节能环保政策强力推行等只是在逼迫企业走上转型升级之路,但是缺乏相应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配套措施。在约束性政策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剧增的情况下,大型企业还可以通过向成本低廉地区转移生产力等方式来应对,但中小企业很多由于无法化解成本压力而倒闭。

  这种情况在中国南方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聚集区正在集中上演。也许这是产业升级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正如胡鞍钢所说,中国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在不断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大量摧毁旧的工作岗位,而且摧毁的速度远远大于创造的速度。这显然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扩大就业的初衷不符。

  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制度室主任罗中伟看来,差异化、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但是这些必须要有人才和资金的长期投入,企业还必须承担失败和技术被替代的风险。这不仅仅是政府一两项简单的鼓励政策可以促成的,因为那样的政策只有少数企业才能享受,增加了竞争的不公平,还容易导致腐败。要是企业自愿投入研发,关键是要使它们对宏观政策有一定的确定性,要对未来有一个长远的预期。否则,企业就会自发投资到见效快的领域,例如房地产和股市,从而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增多。

 [1] [2] [3]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