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发展体育保险刍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 16:58 上海金融报

  撰文 张文明 张岩

  自1980年恢复保险业以来,我国的保险市场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保险业的重要分支的体育保险,尽管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发展晚,体育保险市场还很不完善,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

  供给的相关主体少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保险公司兼营体育保险业务,且只作为一种附加业务,占总业务量很小一部分。2004年,中体保险经纪公司的成立填补了我国体育保险中介市场的一项空白。但无论规模还是技术,都远不能满足发展我国体育保险市场的需求。

  产品种类有限,价格偏高,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我国的体育保险产品供给品种少,很多竞技体育中必需的体育保险产品在保险市场上处于空白。这不仅与我国的体育强国地位不相称,也不适应市场前景广阔的国内保险市场。

  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国内较大的体育赛事每年有几百场,很多组织者和参与者意识不到体育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或不能全面地为比赛顺利进行,而为运动场馆、运动员、教练、志愿者等购买合适的体育保险产品。即使购买了,由于保险条款复杂,专业性强等特点,大多数运动员对产品缺乏基本了解。

  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程度低很大一部分体育保险产品是以捐赠形式存在,造成保险公司开发产品积极性不高,也助长各体育机构对保险公司产生依赖心理,不愿为体育保险产品买单。同时,体育保险在招投标过程运作欠缺规范性,如很多机构在购买体育保险时并未通过经纪公司,而是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给产品购买、理赔等造成诸多不便,不利于经纪公司发挥自身长处和业务拓展。

  可见,体育保险市场的不完善制约了我国体育保险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在全面开放、竞争激烈的保险市场上,民族保险业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如不加快发展,外资保险公司将把这块诱人的蛋糕纳入囊中。为此,国内保险公司须引起重视。

  加强宣传,全面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我国的体育保险市场资源丰富,有61万多个运动场馆,每年有近600场纳入总局计划的大型体育赛事,各层次的专业运动员数量达8万多人,3亿多人常参与体育活动。保险公司应充分借助大赛事,尤其珍惜奥运会这一培植潜在客户、拓展延伸业务的时机,加大宣传力度,挖掘潜在的保险需求,提升保险企业的商业和社会形象。

  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加大对技术、产品开发和引进力度当前国内的保险公司缺乏对国际体育保险市场的研究,要虚心向国外经营体育业务的保险公司学习,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制定具体的伤残程度分级标准;利用国外的统计数据,拟定合理的费率,开发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有效控制风险的产品;及时推出有体育产业和地方特色的保险产品,增加民族保险业竞争力。

  出台有效的鼓励和优惠政策,增加体育保险的参与主体体育保险经营风险高、利润低,要想促使其更好的发展,须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有关部门应对经营该险种的业务予以税收减免,吸引更多保险公司涉足体育保险领域。同时,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刺激消费者消费。如把运动员的保费从所得税中剔除、对普通人加入体育保险给予价格优惠、将购买体育保险作为赛事举办的必要条件等。

  引导保险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保险公司在选择合法的方式支持各种体育赛事,宣传品牌的同时,要结合自身情况,培育正确的保险消费观念,通过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来塑造美好形象。在有足够的偿付能力、不损害投保人利益的前提下,可将向体育赛事赠送保险产品作为宣传品牌的策略。

  奥运在即,我国保险公司应珍惜这一难得机遇,规范经营,加大宣传,加快在体育保险领域的研究和资金投入。保险公司、经纪公司及体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同时政府部门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形成合力,为我国体育保险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作者单位:中央财大保险学院)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