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何维达:证券监管三大问题值得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6日 07:14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何维达

  ●证券监管加强管理取得成效

  ●股票指数严重失真存在隐患

  ●定价机制不合理造成不公平

  ●信息不透明构成不稳定因素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证券监管部门为加强管理和制度建设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证券监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三个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如不很好地加以解决,将会严重影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一、

股票指数严重失真。当前股指不能发挥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存在严重失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目前我国股指的构成主要是大盘蓝筹股在起作用,像工行、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大盘蓝筹股占的比重太大、太高。因此,只要这些股票稍微涨一点,即使其他股票大多数下跌了,股指也掉不到哪里去。相反,如果其他股票涨了一些,它也跟着涨,股指就会暴涨。“5·30”之前的行情就是这样。而这之后的两次股市大跌,尽管大多数股票价值缩水一半以上,但是股指却没有跌去一半。比如,6月上旬股指站在3800点的位置,事实上大多数个股基本上已回到了2500点附近,误差比较大。此外,股指构成主要以大盘蓝筹股为主,不仅造成股票指数严重失真,而且可能存在严重隐患,万一大机构沽空大盘蓝筹股怎么办?那样会使股市一泻千里。综观国际股市,没有哪一个国家人为地造成“二八”模式,主要以大盘蓝筹股作为股指的主要构成要素。

  二、定价机制不合理。目前,中国A股市场的定价机制很不合理,尤其表现在发行价和二级市场的开盘定价两个方面。这样除了造成不公平以外,还会人为地制造泡沫。上市公司A股发行价偏高。高发行价一方面能为上市公司圈得更多资金,另一方面高昂的发行价又间接刺激了其在二级市场上市的开盘价。拿中石油为例,其上市发行价为16.70元,是中石化发行价的4倍,也比港股当年的发行价高很多。大多数机构按照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预测中石油开盘价应在32元-39元之间,可中石油在11月5日开盘价却高达48.60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类新发行股票在还未踏进二级市场前,就已经积聚了相当程度的泡沫。

  现在,人们说股价估值过高,其实这责任不在股民,而是部分机构人为造成的,更在于监管部门监管不力。股票在还没有进入二级市场之前,广大股民无法影响到股价的估值,但机构却拥有这样的实力,首先利用自身拥有的雄厚资金实力申购新股,中签数肯定远远高于广大散户。其次在股票进入二级市场前集合竞价时,抬高股票的开盘价,部分新股上市当日就能给股东带来几倍的收益。证监会理应把这种过高估值的行为扼杀在摇篮里,但实际上却是监管跟不上去,所以才导致了中石油上市3天就套进去近1000亿元资金。

  三、信息严重不对称。

证券市场应该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实现“三公开”(公开、公平、公正)。但是,至少目前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信息不透明,大机构尤其是“国”字号的大证券机构如
社保基金
、券商等处于绝对的信息优势,广大股民则处于绝对的信息劣势。“5·30”的股市大跌,“国”字号的大证券机构事先得到消息很快将资金撤出股市。本轮股市大跌,也是这些机构事先撤出。结果让广大股民去埋单。此外,每次股市跌得很低谷时,这些机构包括QDII一起又悄悄地入市,乘机抄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公正公平交易,构成了市场的不稳定因素。

  总之,上述三大问题是目前证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应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加以有效解决。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