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跨国公司本土化考验中国供应商实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5日 04:39 中华工商时报

  -新华社记者陈黎明

  在华采购量上升而中国企业仍处低端服务状态

  跨国企业不断深入的“本土化”策略,对我国企业无疑意味着市场和商机。然而,我国供应商企业在跨国公司采购链中提供的仍然是最基础、获利最薄的原材料,绝大部分跨国集团的“一级”供应商仍然是跟随商机迁移到中国的国外企业。一些专家认为,我国供应商应尽快对接跨国公司本土化带来的商机。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量十分巨大

  据中国企业家协会统计,至2006年年底,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约480家在华投资,其中30多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设立了地区总部。

  跨国企业不断深入的“本土化”策略背后是巨大的市场空间。

  众多跨国企业有关负责人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本土化”策略成功与否,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市场的供应商。

  博世集团董事兼亚太地区业务负责人孔陆德博士(D r.R ud o lfC o lm)认为,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国家都有活动,他们希望把全球最好的资源用最佳的方式组合成企业优势。他同时认为,巩固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优势,需要建立在中国国内市场的采购渠道,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彭德园坦承,博世目前在中国发展面临的最紧迫任务,就是如何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性价比。

  目前,博世集团在中国市场的采购比例达到18%。博世集团希望,到2013年,超过80%的原材料能来自中国本土供应商。

  

麦当劳在中国开设的餐厅,98%的原材料已实现本土采购。麦当劳公司副总裁迪克·克洛福德表示,中国中部地区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劳动力基础,公司迫切希望能在中部地区寻找到可靠、合适的供应商。

  

伊莱克斯集团中国区制造总监庄清吉说,跨国企业在中国发展,必然要依靠中国供应商。

  “我们对中国供应商抱有很大期望,希望一批供应商企业能迅速成长壮大,与我们开展合作。”庄清吉说。

  中国企业仍处于“低端”服务状态

  尽管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采购量十分巨大,但不能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即使在中国市场上中国企业提供的仍然是最基础的原材料,绝大部分跨国企业集团的“一级”供应商仍然是跟随商机迁移到中国的国外企业。

  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毛叙保分析说,尽管跨国企业希望将中国市场纳入其全球采购链的愿望非常迫切,中国本土供应商企业仍没能进入其全球采购链条中的核心位置,大多数中国企业仍处于整个采购链条中的“底部”,提供基础、薄利的“低端”服务。

  麦当劳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除了中国餐厅员工的服装外,其面包、薯条、肉类等绝大部分原料的供应至今仍然被国外企业垄断。为麦当劳中国餐厅供应面包的供应商是一家美国独资公司,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设立了生产厂。这家公司对外宣称的经营原则是,采用中国国内的原材料和引进美国先进的面包生产线及管理模式为麦当劳制作巨无霸等面包。这家公司的员工还必须参加美国烘焙协会开办的《食品加工卫生学》函授培训。

  庄清吉说,目前跨国企业的一级供应商构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其在国外的固定供应商跟随来到中国市场;另一种是一些大型供应商企业开始选择与中国公司合作。

  博世(长沙)有限公司总经理博汉德(H a ra ldBu eh ren)则表示,目前中国本土企业中能达到博世要求的供应商企业还十分有限。

  中国生产企业应尽快融入跨国采购体系

  业内专家认为,跨国企业“本土化”带来市场的背后,是严格的技术标准、管理甚至文化要求,中国生产企业应尽快树立“供应”理念,融入跨国采购体系。

  多位跨国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本土供应商企业提出了提升标准化程度、管理水平、服务理念、技术水平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麦当劳公司副总裁迪克·克洛福德认为,中国本土企业的供应能力如何与跨国企业的发展要求联系起来,是更关键的问题。中国供应商需要定位于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服务,而不是一味“埋头苦干”。

  庄清吉说,跨国企业生产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中国供应商企业应提升管理能力,提高出货效率,缩短供货时间。同时,针对本土供应商以小型企业居多的特征,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建立平台、出台措施鼓励这些企业联合协作。小企业之间的联合,虽然缺乏品牌上的竞争优势,但以联合协作的方式生产,精密分工合作,也能有效实现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25H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