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通胀问题无须杞人忧天 货币供给推动经济加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4日 15:42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超越困境·趋势分析

  通货膨胀会加剧吗?通货膨胀很可能会保持温和的水平,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国内需求增长缓慢,二是瓶颈行业的供给压力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这样的政策安排将会有什么样的回应?从中期来看,利率和汇率存在进一步上升性调整的需要。然而,从短期的周期性来观察,目前明显减弱的

  通货膨胀压力给予了中央银行更多的时间来继续目前的温和步伐。另外,它也给予了中央银行更多喘息的时间将人民币升值作为一个反通货膨胀的工具。

  本报评论员 肖可

  我国货币供给扩大(通货再膨胀)政策的有效性已经发挥出来,经济增长再次加速。最近的数据表明:中国国内需求正在好转,这是货币政策静悄悄地放松和其他国内政策的宽松所推动的。可以预期,将会有更多的政策来推动国内需求的增长,包括对家庭和公司部门的减税。私人消费和非贸易部门的投资将成为新一轮增长的最大赢家。

  出口转向消费

  根据最近的数据和政策调整,近期,中国宏观经济让人更加有信心。特别要指出的是,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在推动

中国经济的增长方面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对目前的增长和本轮周期持续的时间持更加乐观的看法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已经有了一个更加有利的周期起始点,二是来自结构调整的正面作用越来越强,三是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四是政策的制定更加具有适用性和对经济增长有很好的正面作用。经济政策制定者们已经更加果断和有效率,以至于经济能够迅速地转向以国内需求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国内需求好像是进入了“局部疲软”的状态,但是,现在已经开始好转。国内需求表现疲软并降至历史最低点的主要原因是非消费性投资增加,进口连续的增长动力可以证明这一点。

  这几年,中国经济是在用外部盈余来支持而且还搭上了政策制定的顺风车。来自贸易和投资计划的大量外汇就像提供给中国公司部门的过桥贷款,使得政府部门不得不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限制。然而,外部盈余的持续增长将很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中除了贸易的其他部分再次繁荣。而且,这种转移过程将会通过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显著放松来实现。

  银行增大货币供给量

  最近几个月里,中央银行对流动性限制的显著放松导致了基础货币增长量再次扩大。因此,国内债券收益率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比如,一年期中国人民银行票据的收益率已经从年初的3%以上下降到了目前的1.3%。政府债券将到了如此低的水平意味着发出了一个再明确不过的信号:货币供给放松了。这将推动商业银行发放更多的贷款,事实上,贷款的增长已经再次提速。

  中国的银行借款

发动机仍然动力十足。国际市场曾经普遍担心中国的货币传导机制有可能因为银行体系糟糕的财务状况而被削弱,就如同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那样。这些担忧是合理的同时,更应该认识到中国不太可能落入日本经济那样的“流动性陷阱”。一段时间以内,一是中国经济的中期增长曲线仍然保持向好的状态,同时,本轮经济周期仍然处于强劲增长的阶段,二是中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对解决银行体系的呆坏账问题具有决定性作用:呆坏账的注销和注资行动已经为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份新的资产负债表,同时,这也恢复了它们提供更多贷款的强大能力。

  当然,如果这些银行的借款操作和风险控制不能得到有效改进的话,它们将会迎来新的不良贷款狂潮。在本轮股份制改革之后,需要等待几年的时间,才能够评估这些经过改革之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否会再次产生新的问题以及它们的不良贷款比率是否会再次上升。然而,与此同时,银行体系的借款能力和意愿并不应该成为什么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