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息紧随定向票据 十天之内或有结果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 02:08 第一财经日报
向佳 在上周央行再度使出定向票据的“利斧”后,加息成为当前悬在市场上方的一只“未落地的靴子”。今年以来,加息紧随定向央票几乎成为一个有趣的“惯例”,两者的时间差在一周左右。 可能是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密切联系的债券市场最先发现了这一“惯例”。中国银行交易中心驻沪债券研究员董德志在7月13日央行年内第三次发行定向票据后写了一篇短文,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对这一现象展开讨论。文章列举了去年以来央行发行定向票据和加息的时间,从中看出加息总是在定向央票发行后不久的某一时点上出现。今年以来,两者之间呈现出的这一关系更加显著。 数据提供商Wind资讯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每次定向票据发行之后的10日内,加息都接踵而至:3月9日央行今年首次发行1010亿元的3年期定向票据,3月17日即进行了今年的首次加息;5月11日央行再次发行定向票据,5月18日进行了第二次加息;7月20日,也就是7月13日发行定向票据一周后,央行宣布年内第三次加息;8月17日央行再度发行1010亿元定向央票,8月21日央行宣布年内第四次加息——这次间隔时间只有4天。 “定向票据和加息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样必然的逻辑联系,其实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兴业银行宏观分析师鲁政委表示,目前的解释都归于央行对调控成本的考虑。 每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都会推动债券市场利率水平的新一轮上涨。虽然带有“惩罚”性质的定向票据利率往往低于市场利率,但也会随着市场利率水涨船高。上周五央行发行的1510亿元3年期定向票据的利率达到3.71%,已较3月初今年首期定向票据的发行利率高出64个基点。 “在加息之前进行定向票据的发行,可以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成本上回笼流动性。这也许是一种可以说得过去的理由。”董德志在上述文中表示。 随着上周定向票据的发行,市场再度“习惯性”地开始预期加息,此后一连串不尽乐观的数据则更加重了这一氛围。据统计,8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幅达到6.5%,是10年来月度CPI增幅最高值;8月我国贸易顺差达到249.8亿美元,为历史次高纪录;昨日央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8月信贷投放仍呈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多增达1160亿元。 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债券交易员表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预计加息会紧随定向票据之后。” 不过,近期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可能对宏观调控节奏产生一定影响。受次级债危机影响,美国经济显示出了放缓迹象。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在下周二举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上下调利率。这意味着中美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在人民币仍处于较大升值压力的情况下,这也许会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受到限制。 鲁政委对此指出,观察历史上中美两国利率的调整步调,两者并没有呈现出某种紧密的相关性。经验则显示,保持较低的利率并不能缓解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目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仍主要立足于调控内部经济的均衡,具有某种独立性。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