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 14:13 一财网 

  超级稻遇冷 消费者口味变刁会让袁隆平心血白费吗

  一财网 胡军华

  袁隆平是解决中国人吃饱饭的大功臣,超级稻如雷贯耳,名动中外。

  但是时移世易,超级稻在慢慢走下神坛,质疑声这些年越来越多。安徽部分地区种植超级稻绝收,让袁隆平一下子成为舆论的焦点,也让这位老科学家格外郁闷。国庆假期后,袁隆平发表署名文章《请别再向超级稻泼脏水》,回击质疑,这篇文章中也做出了这样的表示:“近期出现的质疑也暴露了超级稻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超级稻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口感不佳。袁隆平说未来的超级稻会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提升稻谷的质量,解决品质不好的问题。

  水稻是中国人的主粮,现在每年的产量超过2亿吨,已经处于基本供需平衡的阶段。

  换句话说,吃饱饭已经不是问题,吃好饭才是问题。

  85岁袁隆平设定的目标是,超级稻单产能够实现每公顷16吨的水平,到90岁前实现单产17吨。

  本文作者的担忧是,袁隆平费尽千辛万苦也许实现了单产17吨的目标,消费者却并不买账,不喜欢吃超级稻,这位科学家的心血会不会付诸东流了?

  湖南是袁隆平的故乡,也是袁隆平研发出超级稻的风水宝地。不少湖南人吃米饭有个习惯,喜欢吃干、硬的米饭,籼米刚好有这样的特性,超级稻属于籼米。

  到了上海,柔软可口、粘性油性均大的粳米更受欢迎,是当地市场的主流消费品种。

  不只是上海,粳米特别是粳米中的东北大[微博]米,在全国已经迅速成为主流,而籼米的市场份额日渐衰减,籼米中的早稻有些已经成为饲料用粮,几乎是低端的代名词。

  当然籼米中也不乏精品,泰国香米其实就是籼米的一种,另外籼米中的晚稻由于生长周期长,口感要比早稻好得多,在南方仍有一部分市场。

  但是从全国来看,口感更好的东北米已经超越了超级稻,成为市场消费的主力军。这样的消费趋势转型,看看数据就一目了然。

  2002年,湖南稻谷的产量是2119万吨;到了2013年,稻谷产量增长到约2562万吨,总体有所增长,但是比较平缓。

  再来看看黑龙江,2002年的时候,媒体报道稻谷产量是921万吨;到了2013年,官方统计稻谷产量增长到约2221万吨,是2002年的2.4倍,增幅远远超过湖南。

  东北大米油性大、韧性强、有嚼劲,食味上不仅超越湖南的籼米,而且也超越了同属粳米的苏北大米,得以侵蚀苏北大米的传统市场,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强劲增长已经清楚的说明了这个趋势。

  国内消费者现在需要的是吃好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出高价吃好大米。在黑龙江五常陆家村,有机大米的价格卖到一斤20元,销路并不成问题。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近年来,都投入大量资源在东北建大米加工厂,花重金推广东北大米,南方的籼米在这些大型企业的产品线中仅仅是从属和辅助的角色。

  解决超级稻的口感问题,在与东北大米的抗衡中找到立足点,在作者看来,也许比提升单产来得更迫切。

  袁隆平院士,您能接受这个建议吗?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