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贴式招商其实并不新鲜 反应地方政府没底线

2015年04月07日 02:39  新京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议论风生

  明知商人是“空手套白狼”,但地方官们害怕项目烂尾,还要倒贴资金推进。这一细节足以证明,当地官员最在乎的还是政绩,而不是地方发展,优先算的是“政治账”而不是经济账。

  据《羊城晚报》报道,近日安徽省纪委监察厅网站挂出一则消息称,黄山市政府副秘书长于亮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而他的落马也将一桩当地招商引资被骗的旧事牵出。据悉,该项目是10年前由黄山市经济开发区引入的招商项目,但不想这个项目却是一场“空手套白狼”的骗局。它不但没有给黄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贡献一分钱的税收,还致使政府倒贴了数千万。

  细究这个陈年旧案的曲折情节,可以让人清楚看到,在“招商引资”面前,地方政府是多么没原则、没底线。比如,明知商人是“空手套白狼”,但地方官们害怕项目烂尾,还要倒贴资金推进。这一细节足以证明,当地官员最在乎的还是政绩,而不是地方发展,优先算的是“政治账”而不是经济账。

  就此层面而言,“倒贴式招商”并不新鲜。过去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来企业或资本,都或多或少使用过“倒贴”的手段,无偿划拨土地、税收减免最为常见,为企业建好厂房和配套设施也不算新闻。在地方官员看来,只要能吸引企业入驻,哪怕暗地里“倒贴”一点,至少表面上能解决一些就业和税收,而这就是看得见的政绩。这种想法做法太过普遍,有些地方甚至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正是摸准了地方官员们的算盘,一些骗子才会投其所好。

  这个“倒贴式招商”的骗局,是以其特别的方式,再次暴露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中的乱象。骗局是陈年旧事,骗子早就身陷囹圄,涉事官员如今也落马被查,但当地这个著名的“烂尾项目”,后遗症直到现在还没消除。往事不可追,但滋生骗局的土壤是否得以改良,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反思的。

  在招商引资中表现盲目的,当然不止是黄山。去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提出四个“严”,其中尤其强调,严禁企业“以优惠价格或零地价出让土地”。可见各地在招商引资中,滥用优惠政策、搞恶性竞争的现象还很普遍。这种恶性竞争的泛滥,不仅可能让骗子投机,更普遍的危害是扰乱市场秩序,长久来看,对地方乃至全国的发展,都是弊多利少。

  巧合的是,当时这个《通知》提出的清理截止时间就是今年3月底。黄山或许该好好对照一下“通知”,看看当地在招商引资中,是否还存在过多过滥的优惠政策,有没有真正地清理到位。搞清地方政府真正该扮演的角色,才是对那起陈年骗局最好的反思。

  □敬一山(媒体人)

(原标题:“倒贴式招商”其实并不新鲜)

文章关键词: 倒贴式招商招商引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无锡副书记跳塔自杀 前一天开会表情正常
  • 体育英超-曼城1-2客场3连败跌至第4
  • 娱乐王菲携女儿李嫣支持李亚鹏商业活动
  • 财经上海再现排队买房 成都市民弃假看房
  • 科技搜索引擎让人错觉更聪明
  • 博客空姐说“稍等”被乘客泼水和辣酱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5平米隔板房记录大学生的蚁居生活(组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马跃成:是谁误读了政府的救市政策
  • 余丰慧:人民币纳入SDR够不够格?
  • 陈思进:“卖房炒股”论是极不负责的
  • 陈光:亚投行的利益纷争与金融陷阱
  • 张化桥:中国股票便宜吗?
  • 陶冬:美国就业放缓 新兴资金流失
  • 冉学东:官媒为何力挺牛市
  • 徐斌:股市太任性 监管层也坐不住
  • 说钱:很多人没看懂央行最新出招
  • 余丰慧:社保基金不入股市是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