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杂谈:李嘉诚做加法 王健林做乘法

2015年01月14日 23:44  华夏时报 微博 收藏本文     

  有钱就可以任性吗?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不同的选择却会有不同的结果,这种结果或许现在并看不清楚,但是十年或二十年后就清楚了。

  李嘉诚和王健林,或者倒过来说,王健林和李嘉诚,2014年底和2015年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上演出的换防大戏既热闹又诡异,既让人兴奋又让人困惑,既有可能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又有可能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历史总是有相似之处。

  无论如何,李嘉诚也是过去的、现在的华人首富,而李氏江山的一半正是源于房地产,此番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的重组堪称大手笔,长和、长地一个从事地产,一个从事非地产,也就是说只要李嘉诚还做地产,那么不管他把公司注册地迁到哪里,不管在香港还是开曼,长地的业务都还是在中国,既包括内地也包括香港,道理最简单不过,房地产是不动产!李嘉诚重组迁册更多的意味并非撤资而是换岗,审时度势的精明正如当初汇丰迁册一样,时代在变,李嘉诚的玩法也在变。

  水皮[微博]无意去对比王健林和李嘉诚的选择,因为一定程度上,王健林是没有选择的,万达[微博]集团主营也是房地产,尽管是商业地产,但是中国内地的资本市场也没有法外开恩,所以王健林只有登陆香港股市,对于香港市场而言既填补了阿里巴巴[微博]赴美的遗憾,一定程度上现在又成为李嘉诚的替代,一个是星夜赴港,一个是衣锦夜行,一进一出,华人首富的未来或许已经完成了交换。扎根于中国内地的万达,依托内陆的巨大市场和香港的桥头阵地一定会比今天的长地更有优势,这是机缘,也是历史,从发展的角度看,万达超越和黄长江,王健林超越李嘉诚是必然的,正常的。事实上,万达在港上市之后,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光参与的电商估值4月翻了4倍,筹建的金融集团让人侧目,即便就是商业地产本身的开发模式也开始大开大合,举“重”若“轻”,引入输出品牌管理的“轻资产”开发模式。

  所谓的“轻资产”开发模式,就是万达广场由合作机构专项基金投资,万达负责设计、建设、招商、运营,使用万达广场品牌,“慧云”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投资项目资产是投资方的,租金收益,万达和投资方分成,或者投资方获前10年的固定回报,超出部分由万达收取管理费。这种模式,说白了是一种准金融投资的操作,解决了城市综合体投资资金需求巨大但回报缓慢的难题,也不存在销售的压力,万达专注管理经营即可;而对于投资方而言,则享受物业的长期增值和现金收益,特别适用于长期的基金、信托,万达广场的租金不但有100%的保证,而且每年均有上涨的空间,这是万达广场品牌特有的能量,历史上万达曾尝试过房地产的信托基金REITs,也曾经有保险公司商讨过售后返租的模式,但均未展开规模化的资产证券化,现在万达宣布与光大安石、嘉实基金、四川信托和快钱公司已经签署框架协议,4家机构拟投资240亿人民币,建设20多个万达广场,仅仅只是拉开序幕。根据计划,从2016年开始,万达计划每年开业50个左右的万达广场,规模是现在的一倍还多,其中相当部分就是这种“轻资产”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对万达这样的上市公司意义是重大的,根本的突破在于集天下之钱为我们用,用别人的钱赚我们的钱,既解决开发资金,又降低销售风险;既避免市场波动,又可参与分配;既降低负债,又大幅提升净资产收益率;既扩大了经营规模,又完善了资金链,这是一种加杠杆的操作,不能说没有风险,但是在中国经济增长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空间巨大的背景下,在社会资金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风险偏低可控而收益则偏高可期,确是一举多得的创新。如果一定要找不足,那就是自持物业的增量不会有以前那么大,物业增值红利要与人分享,但这就叫互利互惠,网络语言这叫众筹,传统成语这叫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道理。

  李嘉诚的重组是加法,得到市场肯定,所以股价飙升15%;王健林的创新加了金融概念是乘法,效果如何有待检验,越玩越大则是这两位华人首富的共同特征。

  有钱就真可以那么任性!

文章关键词: 李嘉诚王健林华人首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沪黄浦区官员踩踏事发当晚在外滩吃大餐
  • 体育亚洲杯-国足2-1逆转胜乌兹 头名出线
  • 娱乐庞麦郎回应《人物》采访:是闲聊非采访
  • 财经4000万体制内人员将缴养老金:按工资8%
  • 科技商户撤离 中关村e世界关门进入倒计时
  • 博客中国人什么时候习惯下跪的(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生卧底传销点救母被骂:毁发财机会
  • 叶檀:证券业薪酬盛宴 可借鉴华尔街
  • 姚树洁:世行经济学家为啥藐视中国
  • 管清友:12月金融数据争抢末班车
  • 沈建光:2015年警惕三大灰天鹅事件
  • 王福重:房地产真正的繁荣还没有到来
  • 易宪容:中国政府如何应对油价下跌
  • 明天的天:被严重低估的城市化
  • 天天说钱:香港为什么暂停投资移民
  • 洪榕:2015年大盘股小盘股齐步走
  • 钮文新:央行失控的情况已经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