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12:06 中工网

  原标题:财经杂谈:圣诞节成“情侣节”背后的“生意经”

  今晚是平安夜,转眼圣诞这个“洋节”又来了,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无论是饭店、商场还是电影院,都被圣诞节的相关装饰和标语布置一新,满街的“铃儿响叮当”的歌曲声在喧闹的人群中营造出一番热闹愉悦的氛围;除此之外,当你打开手机和电脑,点开APP和网页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也都是诸如“圣诞狂欢趴”、“大餐嘉年华”、“圣诞约会爆品”等醒目的标语,圣诞节的火热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最近几年,圣诞节的热度持续攀高,其本身带有的浪漫气息也使不少年轻人将其当成了“情侣节”,在如何过好圣诞节上大费心思。随着圣诞的临近,消费者的节日需求也衍生出了新的商业生机,各商家把握住这一节日契机,在“情侣消费”方面大作文章:无论是“平安果”还是巧克力都成了各商家的主打商品,饭店、电影院也适时推出圣诞套餐、情侣套票等服务,大打促销、优惠牌,销售圣诞树、圣诞装饰的网店也多了起来。

  圣诞节“经济热”背后有何值得深思之处呢?我国传承下来的民俗节日诸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象征着与家人和长辈的相聚、团圆,也往往带有一种庄重的仪式感,给人们的感觉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洗礼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而像西方的圣诞节还有受国人重视程度超越“七夕”的西方情人节,通常会给人浪漫、兴奋、愉悦的感官享受,节日时长虽只有一天,但却符合了当下人们快节奏的生活规律和开放的生活态度,尤其是抓住了年轻人追求时尚、浪漫的消费心理。

  面对圣诞节带来的消费热潮,传统节日市场也可以学习其背后的“生意经”。在国消费市场,不少“春节七天乐”、“国庆七天乐”等旅行产品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了大批顾客,一些民俗旅游、节日特产和美食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它们往往具有同质性强、缺乏特色、产品过时等缺陷。随着消费者的“口味”和消费心理的不断变化,传统节日市场也应与时俱进,多推陈出新,改进产品,改善服务,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和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细分市场,多生产和推出既有节日特色又能吸引消费者的产品和服务。

  无论是圣诞节这样的“洋节”还是中国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它们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应该怀着包容、接纳、传承的心态去“过好节”,但也要注意管住自己的“手”,理性面对“节日消费”。(中工网 夏赛赛)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