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一周年答卷:种好改革试验田

2014年09月29日 11:01  中国广播网 微博 收藏本文     

  【导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一周年,四大制度创新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央广网财经北京9月29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十一假期购物旺季还没到来,从8月初开始,上海自贸区外高桥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早已掀起了购物热。在这里,来自江苏、浙江的旅游大巴随处可见,门口排起的长队足足有200多米,人气很旺。在过去一年里,没有任何一块28平方公里的土地,能像上海自贸区这样,聚焦这么多关注,聚集这么多人气。

  到自贸区购买进口商品、到自贸区找工作,上海自贸区也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展现了一个鲜活、接地气的崭新面貌。而“负面清单、非禁即入、制度创新”,这一系列新的改革用语,就像深圳特区当年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名言一样,在全国迅速传播,在挂牌一周年之际已经广为人知。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上海自贸区是国家的试验田,不是地方的自留地。是制度创新的高地,绝不能成为优惠政策的洼地。自贸区的制度成果都必须符合可复制、可推广的要求,是苗圃,不是盆景。这一年来,自贸区四大制度创新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种好这块改革试验田,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

  在上海自贸区这一国家战略的试验田里,在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贸易便利化改革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创新型的制度。新制度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市场活力、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微博]认为,自贸区最大的变化是政府职能的转换。

  孙立坚:这一年来上海自贸区一个最大、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在政府职能转变上面,我们能够看到,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过程当中,上海自贸区无论是在通关的效率上面,还是在行政的效率方面,都给我们的注册企业、跨境贸易业务给了非常大的便利性。很多周边省市目前也在对上海自贸区这样一种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效率的做法进行复制和推广,这是我觉得的一个最大特点。

  自贸区和过去的开发区、保税区、地方优惠政策特殊发展区等完全不同。孙立坚说,自贸区与它们比的不是政策优惠,而是企业的竞争实力。

  孙立坚:上海自贸区非常明显的战略,不再像以前的保税区、工业园区那个时候的环境,那时候我们招商引资的目的,是把我们中国计划经济所压制的潜在生产能力激发出来,解决我们的就业,解决我们的税收和经济增长以及老百姓的财富增长问题。

  今天我们的问题是,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级顶级的或者一流的产能,但问题是,今天的产能和我们现在这个发展阶段中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这种产能的过剩压力给企业的利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这一年来,我们所有的注册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今天如果在自贸区里再搞政策洼地效应,很有可能会形成更大的产能,会出现恶性竞争,导致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目前我们间接地认识到,在自贸区里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盈利能力,集中表现为要改善我们的服务贸易,把我们国内的产能通过企业走出去带向世界的舞台。

  去年9月29日正式挂牌以来,上海自贸区深入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形成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由190条减少到139条,负面清单以外领域的全部改为备案制,企业准入由“多个部门多头受理”改为“一个部门、一个窗口集中受理”,外商投资热情迸发,一年来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相比去年增加了10倍。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指出,自贸试验区探索建立起负面清单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这是一个重大的改革创新。

  经济之声:自贸试验区探索建立起的负面清单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负面清单是“法无禁止皆可为”,规定什么不可以干,自贸区改变过去以前置审批为主的管理模式,建立起一整套以前不熟悉、也没做过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这是不是最重大的改革创新?

  张建平:当然,这是非常重大的一个改革创新。特别是事中事后监管,体现了我们企业管理从过去的事前行政审批模式,向事中事后的监督监管模式方向转变,这符合国际管理的惯例,也体现了现在政府实际上是要服务企业和信任企业的理念,能激发企业微观的主体活力。

  经济之声:政府过去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许多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在如今负面清单的制度之下,是不可用的,必须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又面临怎样的难点?

  张建平:实际上这种监管模式就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设计一套新的企业监督监管模式,这需要有一种新的制度设计,这种制度设计的前提是我们要在上海自贸区研究建立一种外资安全的审查机制。比如说,对外资企业必须要有管理的机构,有管理的办法,可以评估它的风险,控制它的风险。实际上美国对所有的外资企业都是实施这样一种监管模式的。当然,在上海自贸区里面,外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实际上是一种公平国民待遇原则,所以这种监督管理的机制和模式应该是一致的。

  经济之声:改革与开放作为我国迅猛发展的“双引擎” 开放是改革的动力。自贸区试验以扩大开放为主要特征,对于建立开放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有怎样的意义?

  张建平: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重大的突破口,因为改革就意味着要简政放权,要壮士断腕,要挖自己的肉,那哪个省份、哪个部门愿意第一个来做这件事情呢?我觉得上海自贸区的率先推进,实际上带动了全国各个省份积极改革,它非常类似于上一轮改革当中深圳扮演的角色。

  第二个重大的意义是,中国现在正在建设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中国现在作为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作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是我们经济发展现阶段的一个客观需要。从历史上来看,美国在这个阶段曾经有过200个左右的自由贸易园区,中国才刚刚开始。

  第三个意义是,上海要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没有自由贸易园区是不可想象的,这是经济规律。

  经济之声:从上海自贸区角度来看,“种好”上海自贸区这块改革“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是国家从战略高度向上海自贸区提出的要求。短短一年间,自贸区已经有21项制度在全国复制推广,今后自贸区如何继续当好改革领跑者、树立开放新标杆?

  张建平:首先,在投资的负面清单上面,我们还需要形成更加简短的,更简洁的负面清单,遵循国际惯例。第二,中国的服务行业、服务贸易、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逐渐跟国际接轨。

  在复制和推广方面,我们在贸易便利化,在负面清单和服务贸易的开放等方面,它具有全国的复制意义,但对于货物贸易境内、关外这样一种管理模式,它只能是在重要的港口,在一些关键的空港和一些主要的沿边城市具有复制推广意义。

文章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改革经济负面清单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梁振英吁停止占中:解放军出动系谣言
  • 体育中超-又绝杀!被追3球恒大4-3 国安3-1
  • 娱乐锋菲公寓热吻动态图曝光 客厅共饮缠绵
  • 财经自贸区允许外商独资经营盐业等19领域
  • 科技香港水货商华强北捞金 iPhone6跳水上千
  • 博客朱大鸣:十年后中国最便宜的是房子?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公务员诉苦:工资低7年未涨薪仍在啃老
  • 许一力:中国拿什么超越美国?
  • 郎咸平:砸碎束缚企业的4大社会枷锁
  • 余丰慧:PMI指数波动构不成降息理由
  • 徐斌:国际铁矿巨头这次也许没发疯
  • 朱大鸣:十年后最便宜的东西或是房子
  • 余丰慧:上市银行中报业绩忧大于喜
  • 冉学东:发行注册制 天塌不下来
  • 黄鸣:赌任志强没用过太阳能 1赔100
  • 凯恩斯:A股牛市可能5年内不会结束
  • 徐斌:对房地产泡沫来个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