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指标体系的缺陷和不透明,CPI越来越背离居民的真实感受,掩盖了通胀的真实水平。
据媒体报道,2015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调查将进入新一轮“定基”,各地统计部门正在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调查基期轮换实施前期准备,以便在2016年使用CPI新权重。
鉴于近年来官方公布的CPI,跟普通人生活感受差距越来越大,很多专家、学者都建议增加CPI的透明度,调整相关指标。事实上,CPI是一个国际通用的重要经济指标,它的真实性、准确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更关系到政府的诚信。
笔者曾经梳理过1984年以来的CPI数据,把它跟居民储蓄增长情况和广义货币增长状况,以及GDP增速进行过对比,发现在1997年以前,统计部门公布的CPI数字跟居民生活感受差别不太大,跟储蓄存款增长和M2增速等数据也比较“般配”。但1998年以后,差距就越来越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8年以来只有4个年份的CPI超过3.5%,分别是2004年(3.9%)、2007年(4.8%)、2008年(5.9%)、2011年(5.4%);1998年、1999年、2002年、2009年分别为负值。累计计算,从1998年到现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上涨了37%左右。或者说在日常消费中,今天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于1998年的73元。这显然非常可笑,没有一个智商正常的人会相信。但它的确是根据统计部门正式公布的数据推导出来的。
为什么1997年以前CPI失真尚不太明显,1998年之后严重失真?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家庭的支出结构发生了巨变,但CPI结构只进行了微调。1997年以前,绝大部分普通城市居民还买不起商品房,日常消费就是吃穿住行。而CPI项目构成和权重,跟当时居民生活比较接近。1998年以后,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国人把以前几代人压抑的购房愿望释放了出来,绝大多数家庭的主要收入都用来买房子、供楼。但我们的CPI只反映了租房、装修等因素,将购房视作投资,没有加以考虑,所以就出现了严重的失真。
统计部门的官员经常拿国际惯例说事。但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基本完成,住房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较低;而且他们的城镇化过程没有被打断过,购买力自然释放。即便如此,在很多发达国家,CPI指标中住房权重也明显超过我们。中国有漫长的计划经济年代,那几十年房子连产权都没有。中国人真正开始普遍拥有自己的房子,不过是最近15年的事情。所以中国人花在房子上的钱,其比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不考虑买房因素,就会出现上面说的1998年以来,物价指数只上涨了37%的这种笑话。
由于指标体系的缺陷和不透明,CPI越来越背离居民的真实感受。但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仍然将CPI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并成为制定宏观政策的依据。这样一来,其负面影响非常大。最大的弊端就是掩盖了通胀的真实水平,让我们的货币政策长期处于宽松状态。其结果造成了货币超发,真实通胀水平居高不下,资产价格出现泡沫,居民多缴纳了“铸币税”。
其实反映通胀水平,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GDP平减指数”。也就是使用当前价格计算出来的“名义GDP”跟采用“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真实GDP”的比率。通过相同年份的“平减指数”和CPI的比较,我们也能看出CPI的真实度。建议未来在调整CPI指标后,同时每年公布GDP平减指数和“真实GDP”,以增加经济核心数据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的监督。
(作者为深圳商报编委)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