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与反腐倡廉的政治背景下,“官员独董”的离职潮成为A股市场的一道风景线。据初步统计,自去年10月19日中组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以来,到今年7月22日“最贵”银行独董巴曙松[微博]辞职为止,在短短8个多月的时间里,有将近300位独董离职,其中“官员独董”所占比例接近40%。
“官员独董”之所以纷纷离职,这显然是由于中组部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任)职的缘故。“官员独董”离职潮的到来,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独董制度建设来说,显然是一件好事。因为一直以来,独董制度就被舆论方面称为“花瓶制度”,独董也被称为“花瓶独董”。上市公司独董通常都只是一种摆设。只拿钱,不做事,或者只是看大股东脸色做事。哪怕就是在上市公司拿着丰厚薪酬的独董,同样都不能履行独立董事的岗位职责,不能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以至“独董不独”成了A股市场独董制度的最大特色。
独董之所以不“独”,沦为“花瓶独董”,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员独董”大量占据了独董的位置,从而导致独董的职位成了一些官员的福利。一方面是一些官员本来就很忙碌,出任独董后根本就无暇顾及独董之事宜。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聘请官员们出任独董,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官员们履行独董职责,上市公司更看重的是官员们的人脉关系,所以官员出任独董后更多扮演的是上市公司的“公关先生”。而就独董的职责来说,“官员独董”明显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更重要的是,正因为“官员独董”在“花瓶独董”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使独董成了官员们的一种福利,这就极大地妨碍了独董制度的完善。因为面对这些“官员独董”,就是证券市场的监管者也不能不对他们退避三舍,不敢动了这些“官员独董”们的“奶酪”,因而只能对“官员独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监管者还盼望着等自己退休了也能出任独立董事,发一笔横财呢!
如今,中组部从反腐倡廉的高度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任)职情况,这就规范独董制度建设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可以说,中组部帮助资本市场搬掉了一块坚硬的绊脚石,为中国股市规范独董制度提供了良机。但愿中国股市能够抓住这次历史机遇,不要错失这次良机,以便推动独董制度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就“官员独董”的退出来说,这是有利于解决“独董不独”问题的。但“官员独董”的退出并不会自动解决“独董不独”的问题。比如,在“官员独董”大量退出的情况下,一些高校的教授们因此大量填补“官员独董”退出后的空白,而这些教授包括专家学者出任独董后扮演的仍然还是“花瓶独董”的角色,这对于规范独董制度建设没有丝毫的进步意义。又如,在“官员独董”退出的情况下,仍有持否定意见的独董被上市公司辞退的事情发生。“独董不独”的问题并没有随着“官员独董”的退出而好转。
因此,要规范独董制度,让独董告别“花瓶独董”时代,“官员独董”的退出只是提供了一个良机。重要的是监管部门有必要抓住这一机遇,对独董制度加以规范。如推出职业独董制度,成立独董协会,实行独董委派制,以此改变兼职独董问题,改变独董听命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而丧失立场的做法。如此一来,“花瓶独董”有望从此将走向历史,独董制度因此而独立起来。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