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牌照发放 电信业垄断遭削弱

2013年12月25日 10:35  中国广播网 
资料图。 资料图。

  【导读】工信部年内将首次给大约10家虚拟电信运营商授牌。

  央广网财经12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通信行业由于垄断造成的诸多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各界一直期待引入民营资本参与有效竞争,打破垄断。这件事很快就要有实质性的进展。

  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昨天说,工信部近期将正式给10家左右开展移动转售业务的虚拟电信运营企业授牌。根据此前媒体报道的情况,首批试点批准将在年内下发。

  什么是“虚拟电信运营”?通俗地说,虚拟运营商业务就是从基本电信运营商手中“批发”语音、短信、数据等业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零售给消费者,又被叫做“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根据工信部今年5月下发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必须在两年试点期内,和两家以上转售企业合作。国信证券曾经做出预判,三大运营商在两年后将拿出0.5%~1%的市场份额来和民资共享,届时市场规模能达到62.5亿至125亿元。

  虚拟运营商之所以备受期待,很大程度上因为这项业务有助于激活电信市场的创新活力,督促基础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竞争力,扩大行业规模,实现用信息消费拉动内需增长。

  眼下,我们最想知道的是,虚拟运营商能给普通用户带来什么?能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引入竞争机制以后,电信市场格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邮电大学[微博]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对此发表评论。

  据曾剑秋介绍,虚拟运营和网络运营商不一样的是网络运营商有网络,提供服务,虚拟运营是租赁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来提供服务。从业务方面来讲,这一次的虚拟运营商对电信业务全面的开放。过去的虚拟运营业务也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过去电信运营商把他们的电话卡批发给报刊亭出售,实际上也是一种转租转售,也是一种虚拟运营。过去只是转售少量的数据业务,现在就包含了语音业务,也就是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全方位开放。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最想知道,推动虚拟运营业务能够给用户带来哪些服务?曾剑秋指出,我国要开展虚拟运营,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激活市场。过去我们在享受的业务主要是中国移动[微博]、中国电信[微博]中国联通[微博]提供的,将来虚拟运营商可以租赁网络运营商的网络,我们的选择面会更大。另外,由于有了选择,就会增强竞争,市场会更加活泼。具体而言,比如某个电信运营商的价格比较贵,虚拟运营商比较便宜,就能为消费者带来好处。

  目前试点牌照还没有正式拿到手,有媒体报道一些申请虚拟运营业务的企业对这项业务的前景感到有些模糊,因为按照目前商谈的结果,基础运营商按7折左右价格把短信、流量资费“批发”给虚拟运营商,1个G流量的价格要120元以上,而那些普通代理商拿到1个G流量的价格不到30元,这么高的批发价,不知道该怎么运作,只能先拿到牌照再说。

  曾剑秋认为,经营成本不会太高,因为它没有承担网络建设的基础费用,这个网络是大头。从国外经验来看,虚拟运营商是可以赚钱的,经营费用并不是特别高,拿到7折,只要运营的好,也是能够赚钱的。

  这个消息之所引起大家关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意味着电信业大门就要向民资打开。引入这些民间资本后,会不会对基础运营商产生比较强烈的冲击?电信业市场格局在短时间内会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曾剑秋解释:“基础运营商本身有自然垄断的特性,过去老百姓老反映电信垄断,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开放过程,就是打破这种垄断,希望有更多的参与者进来,大家都能够赚到钱,把市场做大做好、服务做好。对于基础运营商来说,它并不会把业务分给别人做了就不赚钱了,因为在虚拟运营商加入的情况下,它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多的业务,使它的垄断地位削弱。”

  对于虚拟运营业务,市场在表示欢迎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担忧,就是这个虚拟运营业务能不能真正“落地”,能不能对激发市场活力产生实在的效果。要想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曾剑秋建议,首先,要开放电信市场,但是要逐步开放,不能一窝蜂都投资,民营企业都把钱投到这里来,引起混乱;第二,在市场的发育过程当中,尤其是虚拟运营进入的过程当中,要有选择性地开放一些业务,能使虚拟运营商较快上手、较稳妥地赚钱,这样才能有吸引力;第三,虚拟运营的目标是激活市场,真正的目的是要为老百姓、为消费者服务好,不要因为开放市场,民营资本进来了,相反把质量服务降低了,甚至有些资费还贵得离谱,出现坑害百姓的情况。

  各家观点:

  苏宁云商通讯事业部总经理顾伟说,虚拟运营商主要可以提供三方面服务,一是可以将短信、话音、流量等重新组合为更灵活的套餐,销售给用户;二是未来一定是流量经营,比如有个用户喜欢看某个视频网站,那苏宁可以用免流量、包月的方式给消费者提供服务;三是企业可以为他的用户群、合作对象定制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爱立信[微博]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认为,虚拟运营商只是利用运营商的空余容量去做相关业务,不会触及运营商的核心技术能力,不会使现有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选择的合作者大多是渠道商,通过拓展渠道来多发号、抢占市场的意图明显,这迫使中国移动在合作者选择上不得不更多考虑渠道商,“不能丧失这里的市场”,另外渠道商多了,每家虚拟运营商可获取的市场比例也不会很大,也不会对基础运营商造成冲击。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新入局者展现出的姿态更多的是合作的一面,能对现在的运营商形成直接的业务竞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真正的竞争局面依然是国内三大运营商与其合作伙伴之间形成阵营式的对垒。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外媒:中国反腐“打大老虎”到关键时刻
  • 体育鲁能高层韩公政离任 富力国安抢1国脚
  • 娱乐曝黄晓明密会22岁校花 撇baby两月情变
  • 财经媒体随崔永元赴美调查转基因结论迥异
  • 科技联通高层5年来最大规模调整分工详情
  • 博客2013年十大两性事件 王岳伦反击造谣者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复旦四大学霸:21岁女生被誉门萨女神
  • 周彦武:城镇化是中国人的白日梦
  • 陶冬:耶伦的圣诞礼物
  • 张捷:黄金市场的对冲纽带意义
  • 易鹏:北京控制人口宜疏不宜堵
  • 金岩石:A股吹响牛熊决战号角
  • 张五常:中国有条件多产杰出经济学者
  • 徐斌:中国房地产大牛市或明年见顶
  • 叶檀:失信欺诈是债务危机根源
  • 姚树洁:为啥中美股市如垃圾与鲜花
  • 张明: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周期将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