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特约评论员 李宏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说明规范国企高管已经提上日程。
中央精神切中时弊。时下,国企高管超高收入,普通员工与其差距甚大,这一现象在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中尤为突出,个别高管甚至上千万元年薪。民众对此既见怪不怪,又颇有微词:都是中国人,按照按劳取酬的定义,普通工薪阶层与高薪阶层相比,差距咋这么大呢?
国企高管凭什么拿超高薪?
首先,多年来国企高管的“亦官亦商”身份,使他们“利益两头占”。其企业家地位来自于类似官员的行政任命而非市场化选聘,在薪酬上却享受着市场化的成果,拿着“天价”。而一些民企从事同样的行业,历经更多的辛劳,营业利润和员工薪酬却远不及财大气粗的国企,这当然让人觉得不合理、不公平;
其次,国企高管们的巨额薪酬不与业绩挂钩,且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扶植,垄断色彩浓厚,更有一些国企,迄今还享受着种种“政策性利润” ?再者,目前国企高管的薪资不公开不透明,一般群体不了解,让人更加起疑。
高薪者造成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这既不符合按劳取酬的公平原则、又不符合中央缩小贫富差距的精神,难怪广受民众诟病。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影响了广大低收入者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
如何解决国企高管拿超高薪的问题呢?
一方面,要加快国企的去行政化进程。
国企改革应从高管薪酬“下手”,充分划清‘官’和‘商’的界限,充分利用市场的‘无形之手’。如果是官员,就不应该享受企业家的薪资;如果是商人,则不应保留同等级别的体制内养老退休等福利待遇。国企属于全民所有,人民应该知道国企高管拿了多少薪酬。要加大公开透明度,向社会公开高管薪酬,接受社会监督。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标准,按照公平原则不宜过高,与普通员工不宜差距过大。高管的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的标准,也不宜过高。唯此,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另一方面,国企高管的选拔和晋升,要由市场做主。
对国企高管,政府要减少行政任命,特别要减少官员到国企任职的作法。那种垄断和“政策性利润”要统统打破。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让才华出众能力过人并自主创业的民企管理人才,担任国企高管,收入与绩效挂钩。国企高管们要公开竞争上岗,完善自我,增强危机意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以真本事与民企展开公平竞争。
总之,把调节国企高管的超高薪酬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切入点,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不仅能够缓解社会矛盾,回应群众关切,还能推动国企改革,增强经济活力,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