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中国青年报:伪城镇化忧思

2013年02月04日 07:13  中国青年报  

  孙维国

  如今,城镇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农村城镇化的一线亲历者、见证者,我对当下农村城镇化的一些现象充满忧思。  

  在城镇化的推进中,农民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这种权益不仅指农民的土地权益,更为重要的是农民进城后的发展权益——并由此造成大量没能得到市民待遇的“伪市民”。

  如何在城镇化进程中使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必须要厘清一个根本问题,即农村城镇化是由经济发展自然催生(即“自然城镇化”),还是无视发展规律人为强行推动(即“人为城镇化”)。如果是前者,那么农民的权益就能够最大程度得到保障;反之,如果是后者,农民权益就难免被层层盘剥。

  一个农民,如果他已经长期在工厂上班,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和厂里为他缴纳的基本福利保障,那么此时他身份虽是农民,也有土地,但土地于他成了一种副业,他实际上已是一名产业工人。他的这种身份转换显然是由经济发展自然催生,而非人为强行推动。经济发展了,工厂、商场自然增多,农民就业就有了支撑,此时如果他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他就随之被城镇化。这种城镇化不仅自然而然,也能使这位农民土地被征后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当前农村城镇化的一个最大问题,恰恰就是农民进城后生活有无保障。

  而“人为城镇化”,常常是一种典型的“伪城镇化”,是借发展经济之名,行掠取土地利益之实。以为将农民的地征掉,一次性补偿一笔征地款,再将农民赶上楼,就是城镇化了。至于农民“上楼”后有没有稳定工作获取经济来源以支撑生活,有没有基本的福利保障以解除后忧,则不管不问。

  于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结果就出现了。这些土地被征掉进城的农民,你说他是市民,他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福利保障;你说他是农民,他没有土地。人是到城里了,也住在楼上了,但生活反而比以前更难。由于这种城镇化并非经济发展自然催生,有限的补偿款只能短期保障农民进城后的基本生活,却无法提供长期的生活支撑。

  外观这种城镇化,高楼林立,新城拔地而起,不断攀升的地方GDP,官员闪亮的政绩。与此对应,缺乏后续生活保障的农民越来越多,民怨越积越大。这不是真正的城镇化,虚有城镇化之表,没有城镇化之实。

  这样的城镇化,出问题是迟早的,最终损害的是农民和国家的利益,为此买单的是整个社会。有人说这是城镇化的错,其实不是,城镇化本身没有错,错在这种城镇化的路径是无视发展规律人为推动。是一些人的急功近利,鼠目寸光,利欲熏心,造成了“伪城镇化”,产生了大量“伪市民”。

  令人忧虑的是,“伪城镇化”如今仍然在一些地方进行得如火如荼。这些地方的官员不知道这样的城镇化会出问题吗?不,他们可能比谁都清楚背后的重重隐患,可这样做能以最快的速度提升GDP和政绩,先捞取政绩,再提拔走人,出问题也与自己无关。

  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的问题,也是一个农村城镇化的一线亲历者、见证者深切的忧思和呼吁。农村城镇化难免会出现问题,但如果采取了错误的路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否认曾称恶劣天气致车爆炸引发塌桥
  • 体育科比18分湖人险胜 巴神两球AC米兰2-1胜
  • 娱乐三探央视春晚联排 孙俪亮相平安获赞
  • 财经重庆永煌集团起底:最挣钱还是赵红霞陷阱
  • 科技富士康集权之乱:“贿赂门”窝案起底
  • 博客石述思:中国式讨薪缘何又掀高潮?
  • 读书溃不成军:国民党女兵川西逃亡悲惨经历
  • 教育英国男子读书上瘾17年连拿10个硕士学位
  • 育儿各地压岁钱文化:台湾孩子身价随年级涨
  • 李玲:中国向世界传递正能量
  • 西向东:再谈为何要赦免贪官
  • 金岩石:雾霾背后的水资源危机
  • 张化桥:股民为什么越来越穷
  • 张明:从三峡全通事件看影子银行风险
  • 聂庆平:关于股票融券卖空的几个问题
  • 谢百三:乐观派认为股市最少上3400点
  • 管清友:东部提升城镇化 西部推进工业化
  • 白明:全球印钞风 中国跟不起
  • 郑风田:今年一号文件的四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