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王石等财经公众人物可对私隐缄默不语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30日 04:19  证券时报网

  昨日网络最热的财经人物当属万科董事长王石,其被热议却是缘于一条“非财经”的花边:网曝他与一名80后演员田某关系密切并生婚变。舆情汹涌,惊动了万科官方出面回应,称“每个人都有私人感情问题的”。而两位事件主角曾同窗过的长江商学院EMBA更被网友调侃——“一举拿下了高端婚介的头把交椅”。对此,有媒体报道王石作出回应称“没有背叛家庭”,并强调“个人感情是非常个人化的事,希望全社会有保护个人隐私意识;企业家也需保护。”

  这是一个有关信息传播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的案例。客观来看,“公众”与“私隐”本来就是一对反义词,时时处于聚光灯下,公众人物确实难得有什么隐私可言,即使是在个人感情生活上想有所保留也往往力不从心。娱乐圈的例子就不用举了,打开娱乐新闻,靠绯闻上位的明星几乎每天都有,已固定成为大众茶余饭后有助消化的谈资。而在相对严谨保守的财经圈,也偶尔有“王功权(微博)为爱私奔”之类的花边新闻曝出。

  即便是财经领域,公众对公众人物“8小时”之外私生活的强烈好奇心,其实也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感情,并不能一概进行“道德指责”。有时候看似公众在消费公众人物的隐私,其实公众人物也在消费公众的传播力。尤其是借助于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公众的“好奇心”常常可以助力公众人物维系自身知名度和传播热度,升级个人魅力指数。比如地产界任志强、潘石屹(微博)乐于一天10多个小时在微博上发评论,实时互动调侃,更主动曝光私人日程,而网络围观者络绎不绝;王功权的“私奔事件”也曾被解读为“为爱痴狂”敢爱敢为的真情故事;而事件主角王石为财经界所熟悉的形象,并不完全是由于他身为万科领军者的专业身份,还有其在工作之余坚持攀登世界高峰的纯私人爱好,以及当年“搞车皮”赚取第一桶金的励志故事,这些颇为私隐的桥段,都曾成功地为其个人形象加分。

  遗憾的是,公众的“好奇心”也常常会是双刃剑,正如在这个案例里,王石感觉了个人隐私被侵犯。需要强调的是,面对着财经公众人物的私生活,公众的好奇心并不等同于知情权。

  我们看到,对于政府官员的私生活,公众是有一定知情权的,有关后者的财产申报制度正在抓紧完善中;对于上市公众公司,在法理上是有充分信息披露的义务的,投资者无疑也是有知情权的。但财经公众人物如果不兼任政府官员,在私生活上是没有对公众承担什么信息披露义务的。对于公众而言,你“想知道”并非是你“有权知道”,对方“可以披露”并非是“必须披露”,这里有着根本的不同。1935年,上海滩的阮玲玉正是在“人言可畏”的叹息里香销玉殒,如果公众的好奇心逾越了必要的安全边界引起对方的反感,就会变成有违道德甚至触碰法律底线的“窥私”了。所以即使客观上他们的私人感情生活想保密很难,但当财经公众人物认为自己私隐有被侵犯的嫌疑时,他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公众的好奇心缄默不语。 (作者系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分享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宁波官方研究决定坚决不上PX项目
  • 体育FIFA金球奖23人名单公布 C罗梅西领衔
  • 娱乐大学生齐跳《江南style》致舞台坍塌(图)
  • 财经潘石屹曝王石天天给女友做红烧肉 专题
  • 科技专题:谷歌推Android 4.2及两款Nexus新品
  • 博客光绪被慈禧打落牙齿 金瓶梅美女小偷
  • 读书揭秘:与中国交战的21国军队的下场
  • 教育农村富二代公考路:崇拜有钱不如有权
  • 育儿英国6岁女童成功帮母亲接生(图)
  • 健康颈椎病是内衣带造成 过劳死十大危险信号
  • 女性重口味男色时尚大片 gaga戴雷锋帽拼人气
  • 尚品最值得买的美味利器 绅士品质007腕表
  • 星座测试同居后能结婚吗 11月星座运势
  • 收藏王刚淘古董遭挤兑 女子劫4320万元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