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可口可乐中国化不能等于低标准化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1日 11:42  成都商报

  郁慕湛 上海

  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最近对国内软饮料进行的2012年度满意度调查显示,可口可乐在12个主流饮料品牌中得分垫底。也就是说,在这项调查中,消费者对可口可乐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最不满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可口可乐就进入中国,成为大城市中的时尚饮料。1978年,在中美两国宣布邦交正常化的当天,可口可乐亦率先宣布重返中国大陆。此后,可口可乐积极推进本土化生产,至今已在中国大陆投资达12亿美元,到2005年就已在中国大陆建有29家装瓶公司及35家厂房。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员工已超过30000人,99%的员工为中国本地员工。目前,所有中国可口可乐装瓶厂使用的浓缩液均在上海制造,98%的原材料在中国当地采购,基本实现了可口可乐“中国制造”。

  正是可口可乐的美国品牌、美国质量,加上本土化生产的中国形象,使得可口可乐在中国软饮料市场上长期占据龙头老大的地位,2009年前占中国大陆软饮料市场份额的42%,去年占中国大陆碳酸饮料市场份额的63.8%。

  可是从去年开始,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软饮料市场占有率有了相当程度的下跌,去年的占有率虽仍然保持第一,但是只有16.8%。这当中最主要的原因,与可口可乐三年来屡次发生质量问题以及可口可乐公司对待中国消费者的傲慢态度,大有关系。

  今年4月,可口可乐山西公司被曝含氯软化水混入部分批次饮料产品,该公司先是矢口否认,在调查结果出来后仍拒不召回,并强调问题产品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声称其产品“符合中国国内标准”。一句话,把中国的消费者噎得不轻。

  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不少指标确实比国际标准低,例如碳酸饮料中所添加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英国最大量是120mg/kg,日本是100mg/kg,中国台湾是100mg/kg,而中国大陆是250mg/kg。中国引进国外品牌及国际品牌能够在中国市场立足,都是因为它们比国内品牌更为优秀。作为可口可乐这个世界著名品牌,照理它应该促进、提升中国的市场标准。可如今它却反而实行“双重标准”,自降身价。

  如果可口可乐的中国化只是在降低自身质量和品牌形象,那么纵然可口可乐拥有再雄厚的资本、再老练的营销能力,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会一天天小下去的。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薄谷开来一审被判死缓
  • 体育英超-范佩西首秀 曼联遭绝杀0-1客负
  • 娱乐黄宗泽被曝写悔过书送胡杏儿钻戒求复合
  • 财经湖南地税局:征存量房产税尚无具体安排
  • 科技新一轮搜索战役打响 360搜索成全站默认
  • 博客专家:房价可能跌50% 马未都:不懂城管
  • 读书文革时期的女流氓(图) 女囚如何获免死权
  • 教育小学生4万元海外游学 发烧一周无人理
  • 育儿违规爽身粉或致中毒 保姆虐婴(图)
  • 健康炎症不用抗生素用什么 耳屎是怎样形成的
  • 女性洋品牌抢滩本土情人节 范爷早秋造型
  • 尚品十大钻戒品牌情定七夕 千金一杯的干邑
  • 星座12星座一周忠告 测如何吃定你男人
  • 收藏鉴宝闹剧:拍卖公司参与恶意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