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半岛时评:不是苹果太强硬而是监管心太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30日 11:35  半岛都市报

  由于苹果特殊的市场地位,谁先对苹果开出第一张罚单,谁就可能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只要执法得当,又何惧哉?市场监管的矛头仅仅指向“小虾米”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净化消费环境,就要有勇气向“大块头”开刀。

  苹果公司“霸王条款”风波继续发酵。一位在基层长期从事工商执法的工作人员说 ,虽然法律有规定,苹果某些条款是违法的。但苹果销售到全国各地,谁先开出对苹果的第一张罚单 ,谁就可能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没得到上级统一指示,我们是不会贸然行动的。”(7月29日《东方早报》)

  目前,消费者除了对苹果“霸王条款”进行抨击,也将矛头指向了维权成本过高 、消协只会曝光等。但是 ,“没有上级统一指示,我们是不会贸然行动的”,这样一句内部人士“实在”而又那么突兀的话 ,彻底击碎了消费者心底仅存的一丝侥幸 。基层工商执法行动的启动按钮,难道竟靠“上级统一指示”,而不是案件一发随即触动?

  面对苹果的霸道条款尤其是高昂的维修费用,依靠个体消费者进行维权几乎是不可能的,消协也不是消费者的“救星”。只有具有执法权的工商部门加强对苹果霸王条款的主动查处,才能用手中的权力把出格的苹果装进袋子。遗憾的是 ,无论从日常监管,还是“霸王门”事件曝光以来,监管部门总是“心太软”,对跨国大公司的监管失之于宽,甚至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

  诚然,由于苹果特殊的市场地位,谁先对苹果开出第一张罚单,谁就可能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但只要执法得当,又何惧哉?更何况市场监管本就是相关部门的职责所系,是必须为、不得不为之事。不为,则为失职。将眼睛盯在上级指挥棒上,不仅贻误了监管时机、纵容了苹果公司的霸道,也有推卸责任之嫌。更可怕的是 ,工商执法不愿碰“大家伙”净拣软柿子捏的现象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如此逻辑,不但市场关系颠倒黑白,消费者的权益也在等待“统一指示”的过程中,变成被任意揉捏的面团。

  对“不愿开第一张罚单”的工商部门,应该给其开一张“人民罚单”,对其失职渎职行为进行处罚。纪检、司法部门应该介入,调查究竟是谁压下了消费者的举报,是谁在等待上级统一指示?“上级”到底有没有关于“统一行动”的相关“指示”?若无,为何基层单位扯虎皮拉大旗?若有,是谁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市场监管的矛头仅仅指向“小虾米”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净化消费环境,就要有勇气向“大块头”开刀。

  “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浅显道理。而我们的某些公务人员还在用职责作抵押,以消费者权益下注,与一家并不具备任何法律超然地位的公司进行猜猜看的游戏。其实,所谓“霸道”,不过是相对概念。市场丛林中,道德如浮云,没有一家公司肯在监管乏力的市场环境下,忠实履行市场义务,只有监管权力的雄起和监管者的忠实履责才能根治苹果霸权,除此之外,别无良方。张瑞东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