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强化监督打破高尔夫球场黑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1日 03:17  证券时报网

  从2004年开始,国家陆续下达了近10个针对高尔夫球场建设的禁令。然而7年过去,各地仍建设了400多家球场。2004年,北京高尔夫球场38座,而目前,散见于公开渠道的北京市高尔夫球场、练习场则合计115座之多。

  因此,如果不仔细研究透高尔夫球场中的利益“黑洞”和利益格局,不要说国土部,就是国家发改委、国土部、住建部、环保部等七部委曾在2009年联手发力,也无济于事。

  兴建一座高尔夫场,从最直观的角度上讲,就是地方政府能从高尔夫场上收取到税收,并能提升城市硬件、改善城市形象,吸引外商投资,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些高尔夫球场在2004年和2009年国家有关部委两道金牌禁令后,仍然能以体育公园、生态园、休闲园等各种名目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就是地方政府在幕后作靠山,而地方政府“无利不起早”,他们肯定要从中获取税收才会卖命地为开发商办事。

  但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不仅于此。从农民手中低价征地,到将地高价卖给开发商,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利益,都由地方政府独享。而全国因为高尔夫场引发的征地纠纷甚至是群体性事件也不是少数,例如,在面积104.2平方公里,总人口仅23230人的海南省海口市的演丰镇,居然搞起了10个高尔夫球场项目,用地近3万亩,占全镇总面积近1/5,而征地中以租代征、补偿标准低引发当地群众不断上访。此外,地方政府的利益还在于,高尔夫场建设起来后,周边的房价开始飙升,土地开始升值,地方政府又可以借此卖地生财。

  高尔夫球场利益不仅涉及地方政府,更涉及地方政府官员。一座高尔夫场的兴建,涉及项目审批、征地拆迁等诸多事务,涉及国土、城建、规划等诸多政府部门,中间的“权力寻租”环节可谓多如牛毛。特别是那些违法兴建的高尔夫球场,如果开发商没有与当地一些重要领导有铁的关系,很难想像能兴建下来。

  正是高尔夫球场内有如此巨大的地方政府利益和官员利益的纠葛,所以,即便是国家部委二道金牌禁令,即便是国土部亲自督办,高尔夫球场反而越建越多。由于中央存在力量有限、与地方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中央部委其实无力一一查处违法兴建的高尔夫球场;即便是有心查处,由于地方政府与中央部委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查处的力度也要打上折扣。

  其实,防范高尔夫球场侵蚀国土、侵占耕地,不仅仅是中央部委的事情,更不是国土部一家的事情。只有从发现地方政府的“利益黑洞”,我们才可能对症下药。从监管横向层面上讲,不能只讲上级对下级的监管,更要讲下级对上级的监管和同级的权力制约。当前,一方面就是要充实民众的权利,要让民众有权对地方政府强行兴建高尔夫球场的征地拆迁说“不”,让新闻媒体不断地监督;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地方人大发挥监督作用,让地方司法机关发挥监督作用。从监管的纵向层面上讲,监管不仅仅是国土部监督地方政府用地情况,更需要中纪委、最高检这些执纪、执法机关强力介入,查处兴建高尔夫球场中违规问题,处理一批违法干部,特别是要深查幕后的权钱交易问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