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龙生:遏制黑心馒头监管需要再发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3日 10:09  法制日报

  在馒头的制作过程当中,随意的使用防腐剂还有添加剂,过期的馒头被重新回炉。上海华联等超市多年销售上述染色馒头,而且防腐剂、甜蜜素齐上阵。生产这种馒头的企业工人说,“我自己做的东西我知道,这些馒头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对于这样的馒头,有关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呢?厂家工作人员介绍,馒头一般就是一个月抽查一次,拿样品到办公室给他们,一般不让他们去车间。他们来的时候,厂家就把车间的门都关起来,不让他们进去(4月11日央视《今日观察》)。

  当前,食品安全的严峻程度已不用多说,食品安全监管怎样才算根本性突破?起码应该从三个方面破旧立新。在体制上,打破传统的多部门分管,成立从国家到地方、上下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督局。当前食品安全危机四伏,不完全是科学技术的问题,更多还是政府监管体系的不科学、不健全。其中最令人头痛的,是监管部门多,责任边界不清:工商部门只管生产经营资格;农业部门只管原始农产品的生产安全;商务部门只管流通环节;质监部门只负责食品生产中出现的质量标准问题……当几种情况同时出现并纠缠在一起时,监管体系与社会现实不同步、不协调,难题就暴露无遗。只有跳出这样的体制束缚,成立一个专业、高效、统一的精干部门,实行从田间到地头的全方位监管,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同时,在监管机制上,要打破传统的“坐办公室抽查样品”式监管,实行由监管人员分片包干式主动上门执法,并将常规执法与重奖举报相结合,切实提升监管效果。在监管模式上,应力推食品条码制。食品包装烙上“身份密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立即追溯到源头,这被认为是最有效的震慑违法手段。相对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期待,实行条码制提高的那点儿生产成本,相信大多数人是能够接受的。

  北京马龙生读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