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晏扬:能否像重视房价一样重视墓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6日 11:12  新华网

  保证死者“居有其墓”与保证活人“居有其所”一样重要。鉴于墓地价格畸高,现在有必要将遏制墓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出台相应措施

  每逢清明节,殡葬问题便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今年的关注集中在墓地上:墓地价格畸高,深圳一公墓墓位价格最低超过4万元/平方米,最高则超过20万元/平方米,远高于当地房价;炒墓者众,济南等地出现抢购“活人墓”现象,其中不乏游资炒作;墓地紧俏,传言称上海公墓用地紧缺,8年后将无墓可葬,相关部门回应称,上海公墓用地还足够使用20年;墓地使用年限引起争议,有报道称墓地使用期限为20年,民政部有关负责人澄清说,20年只是一次性收取护墓费的最长时限,而墓地使用年限一般为50年或70年。(综合近日媒体报道)

  所有这些关注都指向一个共同问题:人们担心“死不起”、葬不起。这种担心并非多余,如果任由墓地价格这样涨下去,可以预见,将来死者“居有其墓”将会像现在生者“居有其屋”一样困难。

  房子是生者居住之所,墓地是死者“安身之所”,保证死者“居有其墓”与保证活人“居有其所”一样重要。现在的问题是,不少生者买不起房,有死者住不起墓。问题的相同之处还在于,有人在炒房,有人在炒墓,房价有泡沫,墓价的泡沫可能更大。如何遏制墓价“过快上涨”,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民生问题。

  遏制墓价“过快上涨”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有共通之处。山东省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闫锡广提出,要像抑制炒房一样对墓地实行限购政策,甚至给墓地管理也出个“国八条”,这种提议看上去有点搞笑,其实一点都不可笑。畸高的墓价中一直有人为炒作的魅影,致使墓地被异化成一种投资(投机)商品,而其殡葬功能则被严重扭曲。以限购措施打击炒墓,正如以限购措施打击炒房一样必要和重要。而且,如果说一个家庭拥有多套住房尚有“改善住房条件”的理由,那么一个人死后,不管他生前多么富有,不管其家属想让他葬得怎样风光,他也只需要一块墓地。因此,墓地限购比楼市限购合理得多也简单得多:一名死者只需拥有而且只能拥有一块墓地。同时,鉴于土地不仅国有而且有限,应该采取措施遏制占地较多的豪华墓,犹如楼市调控中采取措施遏制“大房子”。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不能单靠打击炒房,还必须辅以保障性住房政策,遏制墓价“过快上涨”与此类似,其另一个重要途径在于提供保障性墓地。墓地没法“廉租”或“公租”,所以保障性墓地是指“经济适用墓”,犹如经济适用房。墓价之所以畸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关部门责任缺失,虽然各地墓地均称为“公墓”,但却都是经营性墓地,实际上是完全市场化的“私墓”。市场化的房地产会让低收入群体买不起房,所以政府要推出保障性住房,同理,市场化的“私墓”会让很多低收入群体买不起墓,所以政府应当提供“经济适用墓”。这不仅是保障低收入群体“死得起”的需要,也是遏制墓价“过快上涨”的需要。遗憾的是,目前很少有地方彰显这种政府责任,即使有个别地方推出“经济适用墓”,价格仍然偏高,犹如一些地方的经济适用房成为“鸡肋”。

  当然,墓地与房子毕竟有所不同,但凡生者必须住房子,而死者却未必需要一块墓地,海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绿色殡葬也不失为很好的选择。但移风易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关键是政府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对于绿色殡葬,目前政府虽是鼓励的,但鼓励的力度还不够,措施还不够吸引人,还不能发挥引导作用,这同样意味着政府相关责任没有充分彰显。

  调控墓价也许要比调控房价简单和容易一些,现在的关键是要重视之,将遏制墓价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出台相应措施。要知道,“死不起”说到底并非死者的事,而是生者的事,同样关乎民众对于生活的信心,对于未来的预期。(晏扬)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