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冯海宁:警惕公车以更新名义浪费公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17日 03:06  每日经济新闻

  冯海宁

  截至15日,北京58个政府部门及直属机构,除市公安局涉密外,已经全部公开部门预算。从已公布的数据看,57个部门中有22个部门预算显示,今年安排公车购置更新预算资金4000多万元;24个部门预算显示安排各类会议和考察预算资金5800多万元。

  (3月16日《新京报》)

  北京相关部门在全国率先公布购车预算,不仅表明预算越来越细化越来越透明,同时也是推进公车改革的折射,相信能起到表率作用。但正如专家所说,购车预算的透明度还不够,每个单位配了多少辆车,都是什么规格,保养费用是多少?这些详细信息公众无从知晓。

  而且,由于公车总量没有公开,现有的公车数量是否合理,舆论就有质疑。众所周知,北京在中非论坛、奥运等几个重大活动期间封存了大量公车,但并未影响到政府工作效率。因此,很多人建议政府应该大幅削减公车数量,而今年继续安排购车预算显然与公众的期望背道而驰。

  我注意到,安排4000多万元预算资金购车,主要是用于车辆更新。由此,就会引发不少疑问,比如说,是否有必要更新这么多公车?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是否需要这么多的公车外出办公?原有的公车是否真的到了必须要更新的地步?

  在公车改革大幕拉开之前,在公车总量未公布之前,今年更新这么多的公车,公众免不了会有所担心:有的部门是不是趁机购车、趁机换车呢?鉴于有这样的担心,希望相关部门公布各自更新公车的理由,看看是不是真的因为工作需要?

  再如,被更新的公车的“下场”是什么,是报废还是转卖呢?如果公车确实到了报废的程度就应该报废,但如果没有到报废的程度就更新,无疑就是一种巨大的公款浪费。据我所知,很多部门更新公车的频率极高,因为购置的新车配置更高乘坐更舒适,而被更新掉的公车则被一些内部人士廉价买走。

  在我看来,仅仅公开公车购置更新预算资金还不够,还应该公开需要更新的公车数量,更要公开到了报废时限的公车数量。让公众清楚,公车更新是因为该报废,而不是因为享受。如果关键性数据不公开,公众就有可能质疑,某些公车表面上是更新,实际上是为了享受,而出于享受更新公车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从报道披露的预算表来看,有的部门在“用途”一栏中写的是“车辆报废与更新”,这种更新公车的原因就很清楚,是因为该报废所以更新,但绝大多数部门只写“车辆更新”4个字,这里面到底是因为车辆报废还是车辆太“旧”呢?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11年(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北京公车购置及运行费显然不是零增长,仅更新公车就增加4000多万元,如果再算上运行费用,用于公车的支出增长就更多了。北京耗资4000万元换公车与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逆向而行,谁来监管呢?

  显然,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应该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对待公车问题,都应该让公车费用零增长,而不是公车数量零增长。如果只要求公车数量零增长,就会难以防范以“更新”的名义浪费公款。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