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峰 俞剑
中国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以及日益增大的消费基数都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一个极为急迫的问题就来了,我国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源泉是什么?未来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以及如何应对?
首先,本轮能源消费的大幅回升离不开国内经济的快速复苏。2008年,“第三次全球性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双重爆发,使得世界各国纷纷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不久,我国出口贸易出现严重下滑,甚至出现贸易逆差,再加上本国经济的内需不足,致使我国在2009年的实际GDP增长率仅为7.2%,较2008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而另一方面,此次危机也为国家淘汰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迎来了一次绝好的调整时机。毕竟,国内高耗能产业在危机来临之后出现了大量的库存,导致许多高能耗、低效益的企业被迫停产、歇业,甚至破产。
但是,经济形势似乎并没有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当政府启动“四万亿”大规模公共投资后,国内经济随之开始出现了快速复苏。与此同时,我国的贸易出口也大幅增加,其中,2010年上半年的出口总额就达到7051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在国内外双重需求的刺激下,国内许多高耗能产业在尚未调整的情况下,原有库存消耗殆尽。于是,高耗能产业率先进入复苏期。国家工信部公布的一项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国内六大高耗能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14634亿元,同比增长16.3%,这一速度,远远高于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GDP同比增长11.1%)。
不难发现,本轮高耗能行业的“扭曲性反弹”,是资源配置中起着自然淘汰作用的市场机制严重缺位,而为了提振经济,资金过多地流入到那些本已面临淘汰、但又能支撑经济复苏的主导产业——高耗能行业之上。不仅如此,由于高耗能行业相比技术型行业具备着明显的规模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那些原本应该“先调整、后复苏”的产业率先一步进入复苏期。因此,本轮高耗能产业的“报复性反弹”,不仅不利于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更不利于实现2020年所中央政府所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
其次,对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而言,工业能源的消费必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能源消费“增速快,基数大”的现状恐怕也不会有根本性的逆转。目前,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太阳能、风能及其他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仍很低,而且现在也只是处于前期投入阶段,离实质的大规模生产,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即使按最乐观的设想,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在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内都将不会发生根本性转变。这意味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仍需要巨大的化石能源来支撑。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持续增大,能耗水平势必还要大幅上升,这种能源消费的“低效率”和“高污染” 并存的尴尬局面,无疑对我们是一个特大的警示。
毋庸置疑,摆脱经济发展对能源的巨大依赖是我国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简而言之,政府必须对高耗能产业的发展进行有效调控,防止再度出现过热、过快的经济增长,而更困难的是,要设法在力求稳定的大环境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行节能减排战略。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应该鼓励和扶持低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其在国内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尤其要去除那种低碳、低耗对中国人还是奢侈品的观念,只有那样,才有望真正实现202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
(作者单位:前者为浙江工商大学,后者为安徽大学)
|
|
|